碧之筱桦的小说碧之筱桦文集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
![]() |
|
游离小说网 > 诗歌散文 > 碧之筱桦文集 作者:碧之筱桦 | 书号:24402 时间:2018/12/28 字数:1702 |
上一章 石奇人奇的油江关有 下一章 ( → ) | |
今年的五一虽然缩⽔,却多了一些闲情。有闲多好啊,可以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于是想到了去江油。 江油是我的向住之地,主要是因为有李⽩,其次是窦圌山。 李⽩5岁的时候,随⽗从碎叶城迁居蜀中,在江油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从此,江油便借重李⽩而名显。唐时青莲今犹在,到了彰明故地,自然要去青莲看看。能沾点诗人灵光,留下一二文字,也不枉走了一趟…哎!正如当年诗仙登上⻩鹤楼一样“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千年李⽩,亘古以来就这么一个,况现在正是诗歌式微的年代!看李⽩,也只有在他闪烁千载的光耀之下,空仰止而已!我凝视着处处都是仙踪的圣地,却没有一点诗意。我的思绪让我看到了他的“⽩发三千丈”那落寞于人间街头的斯人,多么憔悴;我在头脑中听到了他的昑唱“飞流直下三千尺”那是何等华美的乐章!平凡的文字在天才的笔下是那么光彩夺目,天才之后,任何的文字写给他都黯然失⾊。我默默而去,留下的是“昔人已乘⻩鹤去,此地空余⻩鹤楼”的怅然。 大凡国中人,绝多能脫口而出几句李⽩的诗句,那“呼作⽩⽟盘”的李⽩,那“绕 ![]() 李⽩太可爱了,就像是一个天真顽⽪的孩子,让人爱得不忍离去。然而那毕竟是唐朝,是青莲。站在青莲的土地上,灵魂可以和诗人仰面对话,⾝躯却不能不在现实。我们不可能活在过去,得住前走。李⽩深深明⽩这一点。当他走出蜀地之时,便是名扬天下之⽇。 过了青莲,过了江油,下一站要去的,自然是窦圌山。 窦圌山并不⾼,就风光而言,并无特⾊。也没有⽔,更是缺少灵气。但因了一个叫窦子明的人,在山上得道成仙,便跟着姓了窦,因此扬名。子明何许人也?彰明县令耳。也幸好只是子明飞升,若是太⽩,恐怕那山顶上的两块危石,早就绝倒。——李⽩名重,承受不起啊! 感谢李⽩! 其实窦圌山的魅力,不在于谁的飞仙,全在那两块石头。那绝于顶上的两块垒卵之石,屹于岁月万年而不倒,成就了窦圌山的独特!也许,去过窦圌山的人,将永生不忘那壁立千仞的奇石,风雨之中,遗世立独,巍然不动。 是自然天成,是鬼斧神工?是,也不全是。 说它是,当然有学者已专门作了解释。那是裂隙与⽔蚀的杰作。亿万年前,造山运动造就的这座山,恰好在顶上安放了这么几块石头,它们原来是“长”在一起的,由于石头的张裂和⽔的侵蚀,造就了这顶上奇观。人是好奇的动物,哪里有奇特的风景,哪里就有人的⾜迹。 因为人的智慧和伟大,这两块石头的魅力便进一步得到了彰显。石头之下,庞大的云岩寺连绵山脊,古刹深深,已然奇迹。穿行古寺,看香火缭绕,听钟磬之声,已⾜以 ![]() ![]() 正因为有绝活,离城市又不远,所以来的人很多。山上山下,飚升人气指数。 山是自然之物,人是自然之子。人与山的谐和,在于相看两不厌。我看窦圌山景区,繁华程度已很⾼,到处都是人、以及人的影响。我喜 ![]() ![]() ![]() 附记:5月2⽇,我去江油游玩,想写点文字而笔枯涩。近⽇得知,5月12⽇,汶川大地震,李⽩纪念馆毁坏,窦圌山景区重创,然那两块巨石依然。于是写文留念。 Www.UlIxs.cOm |
上一章 碧之筱桦文集 下一章 ( → ) |
《碧之筱桦文集》是碧之筱桦在游离小说网编写的小说,碧之筱桦的小说碧之筱桦文集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请随时关注全本小说网站游离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