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o102003的小说bobo102003文集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
![]() |
|
游离小说网 > 诗歌散文 > bobo102003文集 作者:bobo102003 | 书号:24880 时间:2019/1/20 字数:2554 |
上一章 语论统系 下一章 ( 没有了 ) | |
人类自从会使用工具以来就逐渐脫离了自然界,有了文明形态的人类逐渐走向生物链的顶点成了顶级的存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后,人虽然没有了天敌,但是人与其他的人却成了敌人。如何在社会中生存,如何更好地生存下去,这是每个人都会考虑的问题。 人与人的关系其实就是利益关系,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却又不能简单地以利益关系来处理,这就要加上外包装,这个外包装就是仁义道德。古今中外政治家们都是善用仁义道德的⾼手,这就是教化的手段。对一般人而言,仁义道德也是不可或缺的,没有道义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中生存的。仁义道德是调节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手段,也是对人的一种软 ![]() ![]() 人是有思想的群居 ![]() 仁的思想与西方人“爱”的思想相近,仁也就是博爱。仁者,克制自己,要会忍,不要对他人形成威胁。仁者爱人,对人亲和,要“恭、宽、信、敏、惠”也就是说,要尊重他人,宽容他人,信任他人,灵活处世,能惠及他人。如果在与人相处时能够无私奉献那就是圣人了。 当然,人与人之间,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对他人仁,则他人回报以仁。在古代,仁获得的回报是得到良好的评价,如被人称为贤者、圣人,从而被人举荐从政,这是快速参与政事的方法之一。做官的人有仁义之举时就会被府政表彰,被当权者重用。当这个人被其他当权者排挤时,当权者往往也会顾忌人们的评议。在现代,主民社会,如果从政,更加需要在民众中获得好的名声了。虽然,仁不一定有回报,但这种回报却是有极大价值的,在一定程度上说,仁者是无敌的。 孔子的儒学是以“仁”为核心的一种生存哲学,而“仁”的本质是一种社会行为、一种人文心态、一种社会谋略。 一、仁的最基本表现就是爱人。有爱人表现的人就是君子。爱人的表现是对人有一种恩惠和帮助。孔弟子子樊迟向他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就说是“爱人”孟子也认同这种观点说过“仁者爱人”要行仁先从⾝边做起,所谓“亲亲为大”所以对长辈要孝,要发自內心地敬爱,对兄弟要悌,要发自內心无私地关爱和帮助;其次对朋友要亲爱、忠信、恭敬,心心相印;再然后则是“泛爱众”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养就仁的过程是由內而外、由近及远、由亲到疏的,爱人是其最基本表现。 二、比爱人⾼一级的是贤。贤是明智、贤能,贤者并不一定有极⾼尚的仁德,但是却很明智。所谓的明哲保⾝就指这种人。孔子门人从政之初是极弱小的力量,门人要推行“仁”道,首先要学会保全自己。如:子贡问为仁。子曰:“工 ![]() 子谓公冶长“可 ![]() ![]()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 ![]() 三、比贤更⾼级的形态是圣。这是仁的⾼级要求,即无私奉献。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 ![]() ![]() ![]() 君子、贤者、圣人,这都是仁范畴內的人,这样的人都能得到仁德的评价。那么怎样成为一个有仁德的人呢?首先就是要加強自⾝修养,做到“克己复礼”其次是要有仁德的表现。 四、仁对个人修养的要求是“克己复礼”即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仪规范,不给别人造成心理庒力,不触及他人的心理底线。做到使亲族、乡邻、同僚都没有怨言,不引起他人的嫉妒、嫉恨。克己复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赢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最后使人接受、敬爱。克己复礼有几方面的要求。 1)行为要合乎礼仪,不要有出格的言谈举止。《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颜渊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获得别人仁德的评价,孔子说:“克制自己行为,服合周礼的要求,这样天下的人都会对你有仁德的评价了。而且,仁德是由自己做出来的,并不是由人评价得到的。”颜渊问道:“请问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孔子继续忽悠道:“不符合礼仪规范的事不要看,不符合礼仪规范的事不要听,不符合礼仪规范的事不要说,不符合礼仪规范的事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不够聪明,就按老师说的做吧。” 2)说话做事要谨慎、小心,不要说过分的话,甚至不能有过于明显的表情变化。如:《论语·颜渊》记载,司马牛问仁。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这段意思是,司马牛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说:“要做到仁,说话就要缓慢谨慎。”司马牛问:“话话谨慎,这就做到仁了吗?”孔子说:“做到仁是很难的,说话能不谨慎吗?” 《论语·学而》记载,子曰:“巧言令⾊,鲜矣仁。”意思是,孔子说:“花言巧语,和悦﹑谄媚、伪善的脸⾊,这种人很少有仁德。” 人与人的 ![]() |
上一章 bobo102003文集 下一章 ( 没有了 ) |
《bobo102003文集》是bobo102003在游离小说网编写的小说,bobo102003的小说bobo102003文集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请随时关注全本小说网站游离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