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的小说灵太后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
![]() |
|
游离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灵太后 作者:李孟 | 书号:2029 时间:2014/1/23 字数:9859 |
上一章 2帆海苦 章六第 下一章 ( → ) | |
胡太后的文才武略本来就是超人的,再加上她那颗善良而完善的心,更让元怿从心底佩服。她以前的遭遇令他同情,他曾有心把她救出皇宮,可是一直没有机会。自太后执政以来,元怿強迫自己从心中抛弃掉对她曾经产生过的男女之情。元怿从心中知道,她作为女人,得到男人的爱太少了。 说实在的,这个女陛下不管是在朝,还是在众人群里,真的是让人时时刻刻都很难忘掉。元怿那颗早就温热的心即使再能隐蔵,又能冷却到什么程度?特别是在她贴着他⾝体的时候,他不忍心用他惯用的柳下惠方式把她推开,他怕伤了她的心。 今天,到了这种火候,在滚滚的热嘲烈猛地冲击下,那男人的心中,筑防的堤坝自然会崩溃得一塌糊涂,心中的暖流自然会烧得沸腾起来。那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冲击力量,那是一种洪⽔猛兽般的力量。 两相情愿的夜晚,——两个早就明知的。从心底里的爱,战胜了世界上的一切,烧红了他们俩个人自己的良宵。两个火力旺盛,又互相倾慕的俊男靓女,一个如久旱盼雨,一个似饿虎遇肥羊,在这静谧的深夜,在没有第三者⼲预的、温馨的深夜,若不是雨云连翻,那才是怪事…。 这个“难忘今霄”的夜晚,让胡太后真正地体会到了幸福女人那种 ![]() ![]() * 胡太后从不把自己弄成脫离人寰的超人,很愿意和皇亲国戚。元勋旧臣家的夫人们 ![]() ![]() ![]() 但是,很多大臣却议论纷纷。有一次早朝,崔光等大臣联名上奏:“天尊地卑,君臣有别,陛下是天下人主,不可以经常到臣子之家。” 大堂之上的胡太后听过之后,只是点点头,笑而不答。事后,她依然故我,照旧出宮探访皇亲和重臣之家,和人说笑如常。 一天傍晚,太后从元匡家回来,遇见街巷男女相互诟骂,脏话连篇,最后竟然动手打了起来。而那些围观群众,却无人主持正义,不分好坏,哄笑而已。回宮后,她一直来到明光殿召集大臣们,气愤地对大臣们说:“当今天下一分为二,我朝大业未尽,任重而道远。然而我朝百姓顽劣之 ![]() ![]() 众臣听后都点头称是,车骑大将军崔光奏说:“孟子曰:人之学者,其 ![]() 任城王元澄奏道:“依老臣看,还是应该按孔夫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道理办这件事。教化是慢功,不能及时奏效,对顽民只能施以重法。” 清河王元怿说:“荀子主张修道而不二,则天不能祸。臣以为,我朝強兵在握,四隅安逸,国运正如⽇当天,不宜再用苛政。百姓宜教化,不可庒制,以重庒治国,必 ![]() 胡太后接口说:“使百姓安居乐土,受业有序,还要有一个始终不二的信仰,则民安以至国安。朕想知道,百姓能够知书达理,积累善心,用什么方法最好?” 她这一问,又有些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多数人同意崔光的看法,主张用儒家之说。太后等大家都说完后,对众臣说:“儒家观点在华中大地上已经施行了千年有余,百姓还是这个样子,看来还要再学点别的东西。依朕的观点,要想使百姓善良处世,明了人情事理,只有在弘扬孔孟学说的基础上,再发挥佛教的作用,才能够做到。” 众臣也共认:“儒学开启智慧,佛学规范道德。” 于是,朝庭当即决定颁诏:重新修建明堂太学,增加太学的在学人数。再选四十名儒生,扩大四门小学的博士数量。增加曲⾩孔子宗宅的年奉,封孔氏宗族掌门人崇圣侯为世袭,奉孔子祀,并扩大孔子庙。孔子墓和碑林的规模。还颁诏:按北都平城现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和⻳兹克孜尔千佛洞的规模,再继续扩建洛 ![]() 从此后,北魏的国风一下子便兴起文学和佛教的热来,其规模之大,在国中历史上也是空前的。 ****** 一⽇,元怿拿着一枚小铜钱来禀报太后:“我们铸的钱刚刚开始发行,京兆及平城等地就出现了这种假钱,并且在市面上流通量很大。请太后决定是停市,还是停止铸钱。” 太后接过钱来一看,这种钱与官铸的钱形式是一样的,但又小又薄。太后说:“即不停市,也不停止铸钱;而是增派稽查人员,寻访假钱来源,然后绳之以法。同时要以皇家的名义在国全遍发布告,警示百姓,噤用假钱流通。” 后来查实,在晋。泾。冀。荆等地都有人暗铸假钱。这些人中,主要是皇室亲眷,其中元悦造假规模最大。太后很快就颁诏:以元悦为首要,公开惩处,削去元悦等人一切皇族待遇,罚为平民,不召不得进宮。收缴这些人的全部家财,以警众人。 处理完这件事,胡太后刚吃晚饭时,老臣⾼ ![]() ![]() ![]() 元雍说:“兰陵公主自从被判离刘家,整⽇茶饭不思,已经悔过自新,还请太后给她一个机会,让她重返刘家。” 胡太后岂能不为这个大姑姐着想?再说已经是处理完了的事,时过境迁,又有这个皇家长辈来说情,当然应允。 第二天,胡太后亲自来到兰陵公主住处,流着泪劝她从今后改恶从善,为百姓做个好榜样。说完,还为她立了几条规矩,然后亲自把她送到刘家,与刘晖说好,要求两个人和好如初。 公主的事处理了,可是刘晖的工作没有做好,他的心花依然如旧。一次,刘晖又与侍女通奷,被兰陵公主发现。公主一气之下旧习复发,不但把侍女打个半死,还和刘晖动起武来。她哪里是刘晖的对手?被刘晖严重打伤多处,没过几天就死了。刘晖这才害怕,乔装打扮成老百姓逃出京城,隐蔵起来。刑部发出通缉告示捉拿他,却很长时间没有他的消息。 这些年来,战事渐息,內安外平,北魏的国运⽇见昌盛。北魏的人口发展很快,较南方梁国的人口多出一半多。各地风气渐好,学业大兴。理佛。信佛的事业,也随之兴盛起来。开展著经写书的人多起来,学馆数量也增加得很快。最大的学馆竟有一千多人,最小的也有百人以上。形成了县选秀才,郡贡孝廉,州举茂异,逐级提⾼,地方为朝庭输送的优秀人才逐年增多。 当时,有一个姓李的女子嫁到卢家,十分孝顺公婆,还能用自己的劳动所得供养自己的⽗⺟。后来她的公婆。⽗⺟相继去世,她因痛不 ![]() 为了做好崇拜佛教的事,胡太后把她的姑妈请到宮中,让她来筹办崇训宮旁的永宁寺事宜。这样,太后有了闲空,就来和姑妈座谈佛教,有时也去城中⽩马寺拜佛。 胡太后对她的姑妈说:“这⽩马寺从汉明帝时开始,至今历经三四百年,香火依然这么旺盛,说明佛主常顾人间,佛光普照万类。依朕现在的想法,要建一个比⽩马寺好得多的永宁寺,要让永宁寺的名声超过⽩马寺,使后人知道我大魏天朝对佛的崇拜⾼于任何人。” 姑妈对太后说:“佛教宏法无边,可现在我朝所传的佛教多为自我解脫的小乘佛教,是为小路渡人。而大乘佛教才是佛光普照,大路渡众人。现在太后要用佛教教化民人,就要用普渡众生的大乘佛教。” 太后说:“早知汉。晋两朝的前人曾去过西天,都曾求取了佛教经卷。依朕看来,自然会有大乘佛经的教义传⼊国中。” “非也,虽然东汉时期明帝曾派蔡愔等人到天竺去求取真经,却只带回四十二章佛教和佛主释伽牟尼的铜像一尊。因他们的佛经是用⽩马驮回来的,所以才在这洛 ![]() 太后问:“天竺路遥,如何取经?” “佛自西方生,法在西方成。诸如⻳兹。乾罗。天竺等国佛教盛行,已历千代,要取真经必须派有道德的僧人前去学习,求取真正的经书才行。” 太后问:“一百年前,法显法师曾去天竺,可得到过真经?” “东晋法显法师曾带着十个人从长安出发去西天取经,还在天竺住过三年的时间,面见过天竺月护二世王,学得最新度世的大乘佛教中瑜伽系和原来的大乘佛教龙树派的中观系。虽然他对梵语十分 ![]() 太后说:“这样的事,姑妈可以代劳吗?” “老尼朽矣,只可为你指点一二,不⾜再办大事,还是另请⾼人去西天吧。僧家传下来的说法:西去之旅可取路⻳兹,到克孜尔后再向乾罗,然后南向天竺,直去那兰陀寺。这一路都是佛教盛行的地方,那兰陀寺在八百年前阿育王时代,佛教十分鼎盛。后来天竺內 ![]() ****** 不几⽇,胡太后真的派太史令宋云与洛 ![]() 这是在国中历史上第一次由府政 出派的,以“西天”为目的地的,府政 员官与佛教僧人共同去天竺取经的使团,较以后的唐玄奘去西天取经早一百二十年。途中历经风险,艰苦跋涉,他们从魏国的⾚巅出境,行程四千多里,经吐⾕浑。鄯善。于阗。喝达。朱居。渴槃陀。克孜尔。钵和。波知。赊弥。乌苌。乾陁。乾罗。⾼昌。⻳兹等国。 后来,因魏国內部发生了权政变化,宋云没有多年旅行的决心等原因,这些取经人中途而返,没能到达天竺,成为历史的遗憾。虽然他们没能走完全部的西天路途,但他们曾在乾罗国取得真经一百七十部,带回国內为佛教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崇训宮旁的永宁寺很快就建造完毕,寺外造型和装饰十分灿烂辉煌,寺內设置备极华贵。寺院建有十九层宝塔,塔⾝⾼达四十丈,宝塔上柱又⾼三丈多共合现在的一百多米,有四。五个大烟囱⾼。塔的四面八方都悬挂着精致的铜铃,每当夜深人静,铃锋被风吹动,叮玲玲的铃声可传达到十里之外。寺院灰壁⻩瓦琉璃闪光,四周红墙蜿蜒,绿树掩映。真是內蔵天外佛陀,莲座霞光无限。佛尊菩萨⽟面金⾝,晃如九霄天上刚下凡。佛殿僧堂历历鲜明,炫饰崭新。窗檐檀栋,珠⽟锦绣。寺中仅禅房就达一千多间,內中布置得令人堂目结⾆,善缘佛具一应俱全。真个是金盘映⽇,光照云表,宝铎含风,五光十⾊。那辉煌境界,天上神仙也会羡慕。 永宁寺的光彩让人惊叹天功巧匠,同时也有人对寺中的辉豪奢华感到咋⾆。自汉朝开始,佛教传⼊国中以来,永宁寺这样的气派是独树一帜的。当时从波斯国前来祝贺的僧人达摩,看见寺院的规模和装饰,也叹为观止地说:“这里真是极尽佛家境界,再也没有的了。” 当时南方梁朝的皇帝,也非常信奉佛教。在国中的史书中有很多的描述,梁朝也曾与北魏比着建寺尊佛,但始终没能赶上魏国,更没有能与永宁寺这样规模相比的寺院。 寺院落成那天,胡太后带领朝庭中的全部王公大臣和他们的夫人,前来参加开光大典。人们纷纷拈香祈祷,口念太平,那仪式的宏大,震动了京城內外,围观者人山人海。 太后当众下诏:“凡尼僧士女,不论皇亲国戚。黎民百姓,不分南北东西。不计內外汉夷,只要是真心向佛者,俱可⼊寺瞻仰。” 一时间,洛 ![]() ![]() ![]() 北魏,尤其是胡太后时期,崇信佛教的程度在国中历史上是出了格的。当时的文人杨衒之写出了《洛 ![]() ![]() ****** 自从上次查处汝南王元悦等人铸造假币以后,各地在市场上流通的假钱现象,得以控制,市场经济也大大好转。朝庭发下了告示,号召各地官府支持商人,不得刁难经商者,给商人各项方便。使得国全经商贸易活动发展极快,洛 ![]() ![]() 洛 ![]() ![]() ![]() 熙平三年公元518年,崔光上表:“以石刻传世,留作经表,是自汉朝以来就盛行的,多年来因战 ![]() 胡太后诏曰:“这是学者之 ![]() 这时龙门石窟的工程已经初见成效,为表示重视,胡太后经常带领众员官前往龙门石窟视察。这个原先的荒山野岭已经变成了石雕的佛国,石窟中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佛像姿态各异,周围石壁刻満浮雕。最⾼的佛像有三五十丈⾼,最小的才几寸长。人物形象和姿态。⾐饰各个鲜明,较北都平城云岗石窟中的人物造型相比,龙门的更加美妙。丰満。多姿。人物形象都是⾼鼻。长目。厚 ![]() 其中的一幅《礼佛图》中雕刻着胡太后带领众人朝拜佛堂的形象,十分秀美。 进⼊石窟,仿佛走进天宮,使人飘然 ![]() 胡太后看过之后,觉得石象雕刻得还不错,只是碑刻尚未开展,已经雕刻的几个碑文的文字都不令人満意。其中的字迹不成体系,非楷。非篆。非行。非隶。非草,让人看着不舒服。 找来胡国珍等员官和雕刻匠人问了一番后,胡太后说:“碑文留传千古,明喻后人,字体必须鲜明有体。像现在这个样子岂不遗后人笑柄?” 胡国珍说:“佛窟石刻应以端庄为主,不宜用草书。篆书。行书;隶书虽然字迹工整,缺少苍劲;本想应用楷书,可雕出的字迹太单薄。况且石刻工艺不同于纸上写字,抑扬顿挫。笔锋显示。布局留连等等都不易雕得出来,即使硬雕下去,也不能表现分明,所以效果不佳。” 太后说:“书法之说实在太大,比如:王羲之乃书法大师,他昅收了前人精华,独创一体,笔锋飘若浮云,矫若游龙,沉如转石,气呑万里。一般平常之人,是难以轻易地理出字中神韵的。像我们这些人,如何能筹划好佛窟的字迹?所以说,不要随意摸仿他人笔体,不可弄得画虎类⽝。” 元怿上前奏道:“历来石碑书法,行草隶楷四不象,云岗石窟就是没有一个好的书法。以臣之见,可否找些书法家来共同研究一下?” 太后说:“龙门石窟不同其它,将是我朝开创大业的里程碑。碑文记载的都是佛家和家国的大业,所用字体不能随意了事,不要生硬仿照他人笔迹。要有龙门石窟自己的独特风格,要综合其它所有字体的优点,创造一种适合石雕的笔体,作为石窟的专用碑文笔体。使后人见到石碑和石雕,就像见到我大魏天朝一样。” 元怿拱手说道:“这样最好。把这件事 ![]() ****** 朝中一⼲众人随着胡太后视察完龙门石窟后,北返回宮。正在行车时,忽然道旁一人双手捧着一个大乌⻳跪在路边,声言献宝。 太后命停车探视,令人叫那人过来车前晋见。随从太监取过那人献上的乌⻳,捧给太后细看。但见那只乌⻳金⻩颜⾊,背生鳞甲,习习闪光;昂着的头颈,两目炯炯有神。再看,它头宽大鼻扩,嘴宽额方,鼻隆突起,头顶两侧似有骨角;⻳的四肢骨盖分明,五爪生勾,真是龙种。这⻳好像很通晓人 ![]() 胡太后见这几年朝庭诸事妀意,国事顺昌,又有神⻳下凡。于是下令:改年号为神⻳元年。 颁诏大赦天下,奖赏有功之臣。还在宣光殿摆起宴席,君臣共庆,祝贺太平。 这次大赦,把误伤公主致死,一直逃亡在外的刘晖拯救了出来。刘晖自那年逃亡后,东躲西蔵,官府也一直在通缉他。年初,刘晖刚刚到温县就被逮捕归案,当地官府正要把他押解回京。他自己以为回京后必死无疑,也不再抱任何希望,给家中已经写好了遗嘱,就准备赴刑场被砍头了。正在这时,天下大赦的诏令颁到地方,他听后乐得跳了起来。回京后,没有回家就直接来到皇宮,向太后致谢。 胡太后诏令:“刘晖误伤公主,致人死命,本该死罪。然咎其事出有因,公主有过。特别是刘氏本南国来奔之族,谅本族已被南方萧齐杀戮殆尽,原为不易。为延续宗祠,承刘宋遗脉⾎缘,又逢神⻳大赦,可官复原职。” 这个决定把刘家乐得天天山呼万岁,⽇⽇设香上供,请京中名家画手画下胡太后的像来,⾼⾼地供在堂上,时时地烧香供奉。 两三个月后,元怿组织的国子太学士等众人设计的十余种碑刻字表呈报上来,结果都被太后否绝了。 元怿只好重新组织一些学士和书法家,再从头设计新的字体。后来国子博士李郁奉上一种字体,众人又加以改进。元怿觉得较以前设计出的字样好多了,这才拿到朝庭上,并奏禀说:“依太后旨意,臣以楷书为本,以隶书为范,综合两种字体专长,并便于石碑雕刻技法,创此字体。此字形体,突出汉字的方正本⾊,包含我大魏天朝立地之四隅广大无边。而笔划却又外方內圆,是因《易》曰: ![]() ![]() ![]() ![]() ![]() ![]() ![]() ![]() 胡太后把这种字体拿到朝庭上,让文武百官一起决定,最后各家都说这种字体很好?;既好看,又便于石刻,且使石碑字迹清晰了了。 胡太后当即把这种字体定种为“魏碑字体。” 传谕龙门石窟工程,立刻采用这种“魏碑字体”雕刻石碑,并重赏了元怿同李郁等众文人。 从此龙门石窟工程在碑文篆刻方面独树一帜,特别是那有名的“龙门二十品”更是魏碑书法的绝世精品。 忽然有报传来,征北大将军灵寿公于忠因疾患而逝。太后听过又心升一阵痛楚,她当朝论功,煲奖于忠一番。追谥为武敬公,大将军的职衔由于忠的儿子承袭。 四月初,胡国珍因年事已⾼,整天热衷于佛窟建设事业,废寝忘食,⾝体渐渐支持不住。到了七。八两⽇,他又连续步行往返于石窟。寺院。皇宮之间,很晚才能休息,还要站在那里指挥工程,劳疾相加,当晚病卧不起。 家人为他来求太医诊治,仍不见效。有人为他找来有名的术士赵胡给他破关,赵胡对胡国珍说:“老爷今年的灾星很大,应该留在宮中,那里有神灵保护,可以暂避一避,才能躲过这一劫难。” 胡国珍说:“按理说,我进皇宮并非难事,但要是这样随意进出宮殿,岂不是把皇家看轻了吗?再说,人的灾祸是不能说躲就能躲掉的,要凭自己做好事,多积德才能消灾免祸。” 他坚持不因自己的私事进宮中求医,眼见着他的病情一天不如一天了,家人才按他的吩咐报到了朝庭。 按常理说,胡国珍的官阶和出⾝都是很⾼的,家中佣人成群,又有御医诊治,侍候他的病是不成问题的。 胡太后因自己从没能像别人那样在家里侍候过⽗亲,心里总觉得有很多对不起老人家的地方。这是老人家多年来第一次病倒,再加之年⾼病重,她便把朝中诸事托付给皇叔元怿,自己只带几个侍女⽇夜守护在⽗亲的⾝旁。每⽇,她亲自动手熬藥,再端到⽗亲 ![]() ![]() 胡国珍对她说:“你是国⺟。我虽然是你的⽗亲,但是臣子,你不要这样有失国体。再说,家中佣人尽有,何须你这样亲自动手劳心?” 胡太后说:“人生谁无⽗⺟?自古孝字唯大。家中虽有佣人侍候⽗亲,但不能略表女儿之心。唯有亲自服侍⽗亲,我的心里才能感到安慰。” 她不听⽗亲的劝告,始终在⽗亲 ![]() ![]() 虽然胡太后喏喏连声,并向⽗亲保证一定能作到;胡国珍还是在弥留之际,把这句话又对胡太后说了两三遍。 最后,拉着唯一的小儿子手,对大家说:“我只有一个儿子,你们不要对他宠幸。要是希望他成才,就多用威严来管制他。” 终因医治无效,胡国珍于当月十二⽇去世,享年八十岁。 胡太后悲伤过渡,哭倒在⽗亲 ![]() 太极殿的东堂设起灵位,文武百官都在这个地方祭奠老人家,丧礼十分庄重。 胡太后对小皇帝说?:“你外公已经过世,应该给他追加一个封号。” 小皇帝说?:“认凭⺟亲料理。” Www.UlIxS.CoM |
上一章 灵太后 下一章 ( → ) |
《灵太后》是李孟在游离小说网编写的小说,李孟的小说灵太后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请随时关注全本小说网站游离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