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鄫的小说华夏立国传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
![]() |
|
游离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华夏立国传 作者:曾鄫 | 书号:2826 时间:2014/2/17 字数:8609 |
上一章 )六(下天之家谁 章九十四百二第 下一章 ( → ) | |
江左终于见识到了北府那庞大的战争机器,证实了传说中的事实。东路,徐当率领五万北府军,一路攻陷淮![]() ![]() ![]() ![]() ![]() ![]() 徐当大军继续南下,临泽的袁瑾和朱辅率领数千朝歌军负隅顽抗,最后在两万北府军的雷击之下先后⾝死,余部五千余人尽降。 江左朝廷驻扎在临淮盱眙的是东海太守刘波,他在数万北府大军团团包围下,还没有等到朝廷的诏书便出城投降, ![]() 桓石虔泪流満面地面向建康跪拜施礼,然后 ![]() 徐当随即攻⼊海陵(今江苏泰州),接着在北府海军第四近海舰队的配合下遣军渡江取了京口。京口现在已经群龙无首,而且兵力空虚,就这样落⼊了北府之手。而徐当在广陵停了下来,开始稳定起徐州的局势,十一月,北府从冀、并州菗调了三万府兵,增援东路作战。徐当遣王开、朱武章领三万大军南下。归于中路柳畋统辖,接受统一指挥,平剿三吴叛 ![]() 中路,柳畋领两万大军渡江之后一举击破桓秘、桓济、桓熙的叛军,收复建康城。桓秘叔侄拥会稽王司马道子汇合城外的袁恩军,仓惶东逃,准备逃回老巢京口。谁知在路上袁恩突然发难,布下伏兵将桓秘、桓熙、桓济连同司马道子数百人尽数杀死。算是会为其义⽗袁真报仇。在逃回临淮的路上,灌秀突然反正,斩杀袁恩及其亲信三百余人,夺回桓秘叔侄以及司马道子的首级,领军向建康投诚。 柳畋坐镇建康,先接收了桓冲地两万官兵,缴械整编。而桓冲上表朝廷,辞去所有官职,并传令扬、豫、广、徐、 ![]() ![]() ![]() 孙泰见去路已断。只得转向逃往吴郡,王开、朱武章领军紧追不舍。孙泰残军从三万一路逃散,最后所剩无几,但都是他最忠诚的信徒。逃到海盐,孙泰无路可逃。只得跳海自尽。三千余信徒也跟着他一起跳海,一起成为⽔仙登⼊仙堂。 而卢悚见吴郡和吴兴郡都去不了。只得调头南逃。十二月,卢悚残军三千余逃⼊吴郡桐庐,被宽阔的浙江所挡。看到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大弟子许龙突然发难,准备用师傅卢悚的人头去将功赎罪,谁知却被卢悚知道了,立即先动手反击。两票人马在浙江边上打得死去活来,等阎叔俭领军赶到时,卢悚残军没剩几个人了,只得束手就擒,而那位可怜的废帝海西公却死在 ![]() ![]() 但是北府并没有就此罢手,柳畋奉天子诏书,宣布孙泰、卢悚等三百九十一为妖人,其中原本在建康和三吴诸地呼风唤雨的妙音,于法开等僧侣也名列其中。所有还生还的“妖人”被遣兵从各地搜捕出来,押至建康尽数斩杀,家人尽数发配西州、昭州。当然了,许迈、许谧、杨羲、杜子恭等真正潜心修道的天师道名流被网开一面,只是被训斥一番,勒令不得再擅自传教,全部送至北府长安和洛 ![]() 十二月,曾华上表任命的扬州刺史皇甫真带着一⼲郡守、县令到建康上任,连经战 ![]() 柳畋等人却没有停下来,他们开始指挥北府兵马收编地方官兵,靖肃地方。至此大 ![]() 更惨的是原本在三吴势力強大地世家,他们中过半被孙、卢叛军所杀,家中钱财被掠一空,部曲佃户尽数逃走;还有一部分世家或者迫于无奈,或者出于野心加⼊到孙、卢叛军之中,北府平叛大军一来,他们依旧逃不出灭顶之灾的结局,首要族人被杀,家产被没收,族人尽数发配边州。只有少数世家躲⼊山中。及时逃得 ![]() 在西路,张渠率领益、雍、梁、秦四州府兵厢军,兵分四路,一路以邓羌为主将。统领三万兵马,从鲁 ![]() ![]() ![]() ![]() 在襄 ![]() ![]() 举兵讨伐自己地兄弟和子侄。朝廷信吗?天下人信吗?坐在荆襄不动。静观其变,这和与桓秘合谋有什么区别?桓豁在襄 ![]() 第三派是以桓石民、桓石生、桓蕴及桓伊等桓氏族人和亲近之人,原本就对桓冲放弃桓氏家族利益就颇有不満,现在桓秘等人造反,虽然做得有些过了,但这也是在为桓氏争取利益呀,自家人怎么能打自家人呢?所以他们给桓豁的建议是按兵不动,等朝廷来求桓氏了再看形势行事,到时主动权还在桓家手里,桓家依然可以保持权势不败。他们得到了驻守寻 ![]() 谁知北府大军突然雷霆一击,四路兵马迅速将荆州分成几块,而一直纠 ![]() ![]() 谢玄、朱序、刘牢之等一派就变得左右为难了,不奉诏吧,跟 ![]() 桓石民、桓石生、桓蕴等人却变成最坚定地反对者,接管荆襄?这不是拿桓氏家族当叛逆来处理吗?荆襄没有了,桓氏的 ![]() 到了十一月份,待罪的桓冲给桓豁和桓石民、桓石生、桓蕴等人去了一封信。信中说了些什么不得而知,但是没有多久桓豁便下令荆襄军全部接受北府的接管,正式表明了态度,而桓石民、桓石生、桓蕴等人也逐一地向北府投降, ![]() ![]() 桓石秀在寻 ![]() ![]() 宁康二年二月,当桓石秀请降的消息传到全椒时,驻节在这里的曾华松了一口气,而滞留在这里地谢安、王彪之等人却叹了一口气,荆、江、扬、徐四州现在已经全部落⼊北府地手里。江左朝廷真的名存实亡了。接下来大家都在猜想,曾华还会让江左朝廷存在多久?这个朝廷先是被专横地桓温打击得威信全无,接着被一系列的叛 ![]() ![]() “见过大将军。”谢安、王彪之、桓冲、郗超连诀来见曾华,当然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他们还跟着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一脸的紧张。 “见过南亩世兄!”曾华与谢王等人回过礼后,他便向四人⾝后的这位男子拱手招呼道。他正是刘地长子刘略。 “见过大将军。”刘略赶紧施礼道,他敦诚忠厚。才学也不⾼,所以继承了刘的爵位后过得很平淡,不像弟弟刘顾那样名扬四海。这次叛 ![]() ![]() “不知南亩兄此次来有什么事情?”曾华很客气地说道。 “奉家⽗遗命。有书信呈与大将军。而在家⽗遗命中,必须请来朝中重臣和桓家人等当面呈 ![]() 和曾华一样。谢安等人也这才明⽩刘略的用意。这段时间,曾华将朝中事务全部接手过去,谢安、王彪之等人空闲无用,整⽇无所事事,多次求见曾华,要求他“还政”都被他拒绝了,一⼲人等只得与天子、太后等人守在不大的全椒城,被两万护卫得密不透风。而桓冲、桓豁、桓石虔等人将家人送到许昌后,本人也被召到全椒,等候发落。今⽇刘略执意请谢安、王彪之、郗超这三位朝中幸存中官职最⾼的人,外加桓家名义上地主事人桓冲,说是社稷大事,硬拉着他们来见曾华。 刘略掏出一个小木盒,先递给谢安:“请姑⽗查看一二,是否有怈露之迹?” 谢安接过来一看,只见木盒周围合 ![]() 谢安和王彪之等人查验无恙后便呈给了曾华。 曾华轻轻一拉,便打开木盒盖,只见里面放着一个锦缎书帛。他展开一看,上面密密⿇⿇写着字,正是刘的笔迹。 “此信重见天⽇,是我不想见到的。”刘在这封信没有用他非常优美的文笔,而是用了几近口语⽩话的语句写述,就如同一个长者在对一个晚辈娓娓而言“此信见天⽇之时,应该是曾叙平挟天子以令诸侯地时候了。” 曾华看到这里,不由大吃一惊,想不到刘老师居然如此神通明识,居然已经看到了二十年后的事情。惊诧之下,曾华继续看了下去。 “当年我在襄 ![]() ![]() ![]() “我能看清楚桓元符的野心,却看不清楚你地所作所为,我一直担忧你将来会做什么。以你的大才,上可做匡扶社稷的肱股,下可做窃国夺鼎的奷雄,还是让时势造英雄吧。”当初我举荐朝廷重用你也有一些私心,想用你去制衡桓元子,但是没几年,你勇夺西征首功。再以梁州偏远之地轻取关陇之地,扬威西羌,我就明⽩了,你的前途已经超出我能掌握的,你的成就将远在元子之上,也许你能实现你地梦想。” “当年你曾对我言道。希望让这天下百姓人人免于匮乏,人人免于恐惧,而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我对这些话想了许久,或许你做得对,但是我也明⽩如果你这样做的话对于晋室将会是怎样的结果。我想了很久,最后决定还是只留下这封信。” “当年我曾经对桓元子说道,以后曾叙平将是你元子最大的威胁。也是晋室最大的威胁,但是有你元子在一天。却能安保晋室一天。当时元子对我的话不屑一顾,或许元子他最后还是会明⽩我话里的意思。” “我知道,依叙平你地 ![]() “我嘱咐南亩,如果叙平在桓元子离世后再发难就让他拿出这封书信给你,因为你还能忍得住功利权势,也能知道轻重缓急,自然还能听得我的劝告。”看到这里,曾华的眼眶已经満是眼泪。 曾华一直觉得自己穿越这个时空负有某种使命,所以一直在努力为之奋斗。在初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自己与刘促膝长谈,当时自己一时冲动说出这些“惊世骇俗”地话,却意外得到了刘的共鸣和赞同,这位出⾝寒微的名士或许也一直在思考该如何让天下永远不要再发生惨烈的⻩巾之 ![]() ![]() ![]() ![]() 自己的这位老师或许已经看清楚了自己将要开创地未来,就如同看透了当初接任荆州的桓温一样。但是他照样义无反顾地支持自己,就像当年义无反顾地支持桓温。当年他看到桓温将会擅权专横,但是他也知道桓温将是江左防御江右的一大柱石,会是江左这个时期稳定的基础,至少桓温 ![]() (地确,刘没有想到桓温会遇上风华绝代的慕容恪,然后被打得一败涂地,再也没有了北伐地决心和气魄了,但是不可否认,在刘裕之前,桓温的北伐收获了比较大的成果,收复益州和洛 ![]() “我只是希望你能 ![]() ![]() “桓元子死后。应该是安石当政,那时也只有他能撑住江左这片天。我知道叙平你的 ![]() ![]() 看到这里,曾华明⽩了刘的苦心,一旦自己对江左发难,按照自己以前的作战惯例,那绝对是狮子搏兔。全力一击,无论是谢安还是晋帝或者是桓冲,都阻挡不了数十万北府大军的滚滚洪流,到那时死的人就多了。而自己一旦拿下江左,自己可以容忍晋帝,王猛、谢艾、笮朴等人就容忍不了晋帝,他属下众多将领和百万将士可容忍不了晋帝。就算是曾华能保住了晋帝一时,等曾华的儿子上位以后呢?说不定给你来个斩草除 ![]() “还请转告桓氏家人一句。请好生为之。我想元子应该明⽩许多事情了,也定会留下什么话来。请桓氏家人好生琢磨,不要浪费元子一片苦心,绝了桓家的生机。” 曾华看完这封信后,许久也无语。他将信递给谢安后,自己站立在那里一直默然垂泪。黯然伤神。而谢安、王彪之看完之后。在惊骇之余只能感叹一句:“真长先生大才,我等不及万一。” 谢安接着把信递给了桓冲。桓冲看完之后默然许久才缓缓开口道:“当⽇兄长离世前,曾拉着我和穆子的手言道,如果大将军挥师南下,只要能拿到天子诏书,我桓家上下便不要再做抵抗了,就凭他与大将军地 ![]() 说到这里,桓冲犹豫了一下,但是他看到刘都能在信中把话讲得这么明⽩,而自己兄长讲这话的时候,应该也不怕被曾华听到,于是便咬了咬牙,继续说了下去。 “兄长说,除了九锡,他把魏武帝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剩下来的就看大将军自己的了,不过他要你在史书上把他写好些。” 桓冲的话让曾华哭笑不得,他想不到桓温居然跟自己开了这么一个玩笑。而谢安、王彪之和郗超不由一阵气苦,尤其是郗超,呕心沥⾎,为了就是想扶桓温上位行大事,而谢、王两人千防万防就是不想让桓温篡位。想不到这位主庒 ![]() ![]() ![]() 不过三人转念一想也明⽩桓温的苦衷,北边有一个北府和曾华在虎视眈眈,南边有一帮朝臣名士对着⼲,就是篡了位又能坐几天?还不如当魏武帝来得实际,到时曾华学了魏文帝,于情于理还不好好崇敬一下自己这位老前辈?毕竟他也从桓温府中出来的。 “我总是自诩以天下为棋盘,擅于布局置棋,其实我错了,我的路都是真长先生和桓公为我踏平了。”曾华流着泪长叹道。 谢安和王彪之对视一眼,许久才长叹了一口气,怎么也说不出话来。 而慢慢平和下来的曾华看着谢安、王彪之、郗超和桓冲,缓缓说道:“我宁愿十次西征,也不愿南下一次。但是北府強势到今⽇,总得有个出路,就如同⾼坝蓄⽔,总得有宣怈奔流的时候。我苦心谋划了十几年,才有今⽇之事,所以有很多不尽人意地事情,但是总比我动员江右十六州所有兵力,倾巢南下,与江左拼个你死我活来得強。” 曾华这话不是在吓唬谢安等人,江右现在的实力远胜异世前秦数倍,而且內部矛盾被曾华化解得七七八八,远比前秦要团结,一旦数十万大军南下,江左那些兵马能抵抗住几天? “现在事已至此,有如箭已离弦不得不发了,请诸位不要辜负了真长先生和桓公的一番苦心。有些事情我能控制,但是过了火我也无法掌控了。” 谢安等人对视一下,却没有说话,眼中充満了无奈和落廖。 “接下来我会上表朝廷,请迁回故都。只是洛 ![]() 宁康二年三月,天子传诏,迁回故都,但是由于洛 ![]() |
上一章 华夏立国传 下一章 ( → ) |
《华夏立国传》是曾鄫在游离小说网编写的小说,曾鄫的小说华夏立国传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请随时关注全本小说网站游离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