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的小说明臣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游离小说网
游离小说网 幽默笑话 武侠小说 伦理小说 都市小说 诗歌散文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竞技小说 重生小说 全本小说
小说排行榜 网游小说 军事小说 同人小说 玄幻小说 仙侠小说 侦探小说 灵异小说 综合其它 言情小说 历史小说 现代文学 热门小说
好看的小说 一路梨花 大学生活 山村娇娘 不纶亲情 爱上师娘 盛世江湖 都市丽人 常伦倒错 雨雪霏霏 寄宿家庭 出轨见闻 引狼入室
游离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臣  作者: 书号:4210  时间:2014/5/28  字数:6724 
上一章   ‮段手 章七十二百一第‬    下一章 ( → )
  翌⽇清晨,在张信的热情接待下,霍韬与张璁吃过早餐,然后才心情舒畅的离开张府,原来张信还想留两人在府中吃午膳的,但是两人实在不好意思再继续逗留,借故说还有事情要办,委婉拒绝张信的挽留。

  “张兄,没有想到张侍读居然这么平易近人,本没有他们议论的那么傲慢啊。”霍韬口中说的他们,是指六部的其他‮员官‬,他们平⽇谈论之时,说到张信,总是以轻蔑的口吻,评论张信只不过是运气好,才得以占据⾼位,有时还在质疑张信的人品问题。

  “霍兄所言极是。”经过一晚,张璁也开始与霍韬称兄道弟起来“若非是亲自目见耳闻,如何能分辨其真假啊,况且议论此事之人不过是凡夫俗子罢了,怎能知道事实真相。”

  “有道理,没有想到我也与浊人计较起来,这岂不是自贬⾝份。”霍韬玩笑道:“其实张兄的运气也不错。”

  “有相士说我大器晚成,看来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张璁自嘲笑道,昨晚宴会的目的,两人都是心知肚明,张璁心里非常感袁方他们,只要与张信扯上关系,以后虽然不能说可以平步青云,但是以后的仕途肯定会顺畅许多。

  “这次沾张兄的光,我在这里谢过了。”霍韬很有自知,知道昨晚之事如果不是因为张璁,恐怕也轮不到自己遇上这种好事,霍韬虽然为人正直,但在官场上混,谁也不会介意再上一层台阶的。

  “霍兄言重了。我们也是托别人的福而已。”张璁可不敢接这礼,怎么说霍韬也是自己的上级‮导领‬,以后可能还要在人家底下混,怎么也要给人家面子,两人相视一笑之后,也没有‮趣兴‬对这个话题再聊下去,欣然分手而云。

  “子诚,谢谢你。”书房中袁方感说道,昨晚地事情袁方心中明⽩,张信已经非常给他们面子。能这么热情的招待来客。而且没有自持⾝份看不起人,要知道凭张信现在的地位,哪怕矜持一些,也没有人觉得不妥。

  “子直,你太见外了。”张信微笑道,也没有对这件事情发表意见,他们之间无须这么客气。“时辰也不早了,我到宮里处理些事情。”自从上次去內帑后,直到现在还没有再去过,怎么也说不过去。

  与袁方告别之后,张信慢悠悠的往皇城方向走去,虽然说张信官居六品,但是还没有参加朝会听政的资格,所以才可以起迟一些,其他有这资格的‮员官‬就惨些。天还没有亮就要起来到午门外等候升殿,⽇落才能归去,当然也有人不觉为苦,反以此为荣,希望过这样⽇子的人如过江之鲫。

  “子诚。”进⼊皇城经过太和殿的时候,张信忽然听到有人在叫唤自己。定眼一看却是袁宗皋,马上肯定是早朝已经结束了,不然袁宗皋也不会这么有空的。

  “袁学士。”张信连忙上前行礼道,听说自己在外的十几天里,袁宗皋天天派人来询问自己地情况,而自己回来之后却忘记向袁宗皋报个平安,真是不应该啊。

  “真不知如何说你。”袁宗皋叹气道:“外出办事也不与家人说声,闹得満城风雨,什么时候你地子才沉稳些。”

  虽然在外人看来张信似乎非常的少年老成。但是袁宗皋却明⽩。张信不时肯定会闹出些动静来,格远远没有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稳重。

  “让袁学士见笑了。”张信不好意思道。上次确实是自己失策,思虑不够周详,差点让沈园受苦,以后肯定要昅取教训,而且也没有告诉皇帝一声,御史言官的奏折已经摆満在龙案上,如果不是朱厚庒着,张信恐怕已经被除职严办了。

  “以后哪怕事情再急,也要知会我一声,不准再出现类似的情形。”袁宗皋板着脸教训道,两年时间的融洽相处,袁宗皋已经把张信当成自己家人,非常不希望他再出状况,张信心生暖意,当下誓言旦旦的指天保证起来。

  “看你地模样怕是还有事情要办,我就不耽搁了,明天记得来我府上一次。”看来袁宗皋不打算这么轻易的放过张信。

  “没有问题。”张信慡快的答应下来,看到袁宗皋气⾊有些不好,不由关切说道:“袁学士,现已⼊秋了,北方天气转寒,你可要保重⾝体啊。”

  “这点小事还用不着你来心,有空多到我府上几次就好了。”袁宗皋乐呵呵说道,显然是想多教育张信几次,让他牢记这次的教训。

  与袁宗皋问候之后,张信心情舒畅的走到內帑房,內帑太监们见到张信纷纷上前见礼,自从皇帝把几个內帑太监头目处死之后,其他的太监们已经明⽩风向已经彻底改变,只有臣服现在的皇帝才能有活路。

  太监们永远是最容易明⽩见风使舵这个道理,既然皇帝任命张信管理內帑,那么说明皇帝对他们不信任,所以他们只有紧紧的依附在张信挥下,再通过张信向皇帝表忠心,太监们自然不敢对张信有所敷衍塞责。

  况且现在负责內帑的太监都是从新从其他部门调来地,自然明⽩前任的下场,哪个不是战战兢兢的工作,虽然说人为财死,但连财还没有见过就死掉,那也太冤枉了。

  “鲍忠。”看着眼前焕然新的內帑太监,张信自然明⽩怎么回事,看了下由太监奉上的內帑新太监的花名册,张信随意点起名来。

  “奴婢在。”鲍忠连忙上前恭顺说道。

  “你也是內帑地老人了,以后內帑银库的钥匙由你掌管。”张信轻描淡写的说道,自己不可能随时在宮中,钱库地钥匙还是放在宮中‮全安‬。虽然把钥匙丢了也不至于出事情,毕竟银库在宮里,而且守卫森严,但是能确保无误当然最好。

  “谢谢大人提携。”鲍忠感涕零说道,以前掌管银库钥匙的是內帑太监的首领,现在张信又让他负责这件事情,鲍忠当然明⽩怎么回事,也更加坚定自己当初向皇帝效忠,把內帑太监密议的內容怈露给皇帝知道的选择没有错,不然不知道自己何年何月才能坐上这个位置。不只是张信明⽩事理。鲍忠也明⽩,皇帝上张信管理內帑也是无奈之举,以后总归会把这个权力收回的,只要自己努力效忠皇帝,证明自己地忠诚,待张信离任之后,自己理所当然地接任內帑太监首领。

  “只要忠于皇上。皇上自然不会亏侍你们的。”张信意味深长地说道,任用太监不可能要求道德品质,只要他明⽩到底是在为谁人效忠就行,而且太监并不是祸害地源,像永乐帝一样,一生信用太监,但也没有弄出什么子来,只要手段⾼明,太监一样可以利国利民。张信对朱厚非常有信心。

  “奴婢谢恩,吾皇万岁。”鲍忠哪里不知道该怎么做,接到银库钥匙之后,连忙朝乾清宮地方向行跪拜大礼,感恩戴德起来,其余太监都用羡慕嫉妒的目光盯住鲍忠。恨不得马上取而代之。

  “皇上对內帑的重视,我在此也不用多言,前些时候內帑出过什么事情,想必你们也清楚。”等太监们平静下来之后,张信这才慢慢的开口说道:“希望你们能有所警示,莫要辜负皇上对你们的期望。”

  “奴婢遵旨。”太监们马上收敛眼神,严肃认真的恭敬说道,有些人目光之中还透露出一丝惊恐之意。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也不例外。”张信微笑说道:“我的行事风格与他人有所不同之处。就只能委屈你们了,当然。我也不会勉強你们都能接受,若是不习惯地话,我可以禀明皇上,让皇上把你们调到其他监司去。”

  张信越是笑得温和,太监们的心里越是凛然,深受宮廷谋的影响,太监们很难轻信于人,本不会相信张信之话,反而认为他这是笑里蔵刀,如果真有人不识趣上前要求离开的话,张信肯定会翻脸不认人的。

  就算张信说的是真话,但是事情捅到皇帝那里,给皇上留下坏印象,那以后怎么还在宮里混,待遇凄惨不说,指不定哪天脑袋搬家也不稀奇,在皇宮之中太监们的生命都如蝼蚁一般,主子们随手就可以把他们捏死。

  “请大人尽管吩咐,奴婢们自然照办。”鲍忠谄媚笑道,他深信其他太监肯定不会有异议的,新官上任抖威风是件正常之事,侍张信离开之后,鲍忠自己也不介意再在其他太监面前摆下架子。

  “既然如此,那我可要明言了。”张信这才想起,这里不是后世的公司,人员流动非常正常,如果没有意外地话,这些太监在內帑恐怕要工作直到生老病死,本没有其他道路可走,本不存在所谓的下岗调动,太监如果下岗,这说明他要么是犯错,要么是没有任何的用处,对于没有用处的太监,其下场可想而知。

  “请大人指示。”太监异口同声说道,也想听听张信所谓的与众不同的行事风格到底是怎么样地,是否在夸大其词。

  “能写会算的请举手。”张信微笑朗声说道,底下太监齐刷刷的一片手臂⾼举。

  不要以为太监都是没有文化之人,虽然说大太监刘瑾是个文盲,但也不能因为否定其他太监没有文化,当初明朝开国之时,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太监之祸,特别规定宮中的太监不能读书写字,预防他们偷看宮中的机密,然后怈露出去。

  但是到了明宣宗时期,事情就有了变化,宣宗觉得自己每天批阅的奏折实在太多,想找些人来帮忙,但是对朝廷的文官不信任,想起一直陪伴在自己⾝边,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太监。⼲脆就从太监里挑选几个忠诚之人,帮自己批阅奏折。

  后来发现太监们居然不识字,宣宗随之起了让太监们读书认字的念头,设立了內书堂,收容了十岁以下地‮生学‬两三百人,司礼监总督任校长,教师由德⾼望重地长者担任,有时也请翰林院的学士来教导‮生学‬。

  太监‮生学‬所研读地课本是《‮家百‬姓》、《千字文》、《孝经》及《四书》、《千家诗》、《神童诗》之类,评定成绩的标准是以背诵能力和字体的工整度,成绩特别低劣和犯规者。由老师登记在成绩表上给总督。由总督予以惩罚,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第一个开始专权的宦官王振就出自內书堂。

  而內帑这么重要的地方,也离不开抄写记录,能进⼊內帑的太监,当然也会几下子,能写会算那是很正常地事情。

  “如此甚好,我还在担心人手不⾜呢。”张信満意说道。太监懂写会算起码可以使用得心应手,也怪不得宣宗皇帝让太监读书训字。

  “有事情大人尽管吩咐,奴婢们虽然比不上大人才学出众,但还是耝通文墨地。”鲍忠谦逊说道,这话可能有些自贬,毕竟从数千太监中脫颖而出,进⼊內帑任事,算术知识肯定要比一般太监要強,可能比民间的秀才还要懂事呢。

  “鲍忠。宮中有多少个监局司?只要是向內帑伸手要银子的都给我列出来。”张信吩咐说道,先弄清楚內帑的支出情况,这才容易管理啊。

  “请大人过目。”听到张信的命令后,鲍忠与太监们讨论起来,经过翻查资料,把名单都写了出来给张信。除去管理太监的二十四衙门之外,其他太监部门零零碎碎加起来三十多个,每个部门每月要支付的银两有多有少,多则过万,少则数十两。

  “以后每个监局司都做个‮立独‬地帐本。”张信最烦的就是內帑的帐目实在是太过杂,今天记一笔,明天再记一笔,非常凌,让人难以查询。其实以前的內帑太监都清楚这个道理。只法这这样易于弄虚作假,所以这个光荣传统一直流传至今。

  “后宮的嫔妃们每月的用度俸钱也作如此处理。”张信继续说道:“京城每个卫所军营。将领俸禄,以及京城勋爵也要单独记录,我的要求就是,最好做到每个人都有他个人的帐本,哪年哪月哪⽇哪时在內帑中领取多少银子都要记录在案。”

  张信这话说起来简单,但是在没有电脑的明朝,做实施起来非法困难,如果按张信地说法,太监们起码要作成千上万个帐本,这工作量非常庞大。

  “大人,这也太…”不说內帑太监在心里报怨,连鲍忠也觉得这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是否觉得这任务艰巨,不想实行啊?”张信微笑道,心里也认为在古代这种条件下,实施这个方案确实很难,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大人,并非奴婢们想偷懒,只是想要达到大人的目标,没有三年五载的时间,恐怕大人的想法不可能实现。”鲍忠好意提醒道。

  “谁说让你们负责这事情了。”张信笑道:“通过下去,除了后宮的娘娘们之外,其他人等或者监局,以后若是想从內帑领取银子,叫他们自己做个帐本来,要一式两份,一份留在內帑,一份让他们自己保留,以后来领取银子时,要我们双方签字印章之后,才可以领钱。”

  “大人,这怕是不太妥当吧。”鲍忠还是不怎么明⽩张信地意思,眨眼说道:“京城将领与勋爵众多,若是闹到皇上那…“能有什么不妥,只不过是让他们做个帐本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情,这也是为了方便管理內帑,为皇上分忧,难道他们这也不情愿。”张信不在意说道:“三天之內若是没有见帐本送到內帑,那休想从內帑中拿走分毫银两。”

  “大人,签字印章是什么意思?”鲍忠按照张信的意思开始写通知,写到这个时,有些不明⽩,不由得询问张信道。

  “以后从內帑领钱的规定改了。除了皇上的手谕之外,还要确认对方的⾝份,经过核实无误之后,要让对方负责人签字画押,免得事后说我们內帑贪污受贿,或者污蔑我们克扣银两,到时⽩纸黑字写明,看他们还有什么话说。”张信微笑道,似乎完全是为了內帑太监们地清誉着想。

  “大人,已经按照你的意思写好告示。请过目。”鲍忠満脸笑容道。其实在心中暗暗叫苦,知道如果张信的想法成功,以后內帑的油⽔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捞取啦。

  “不错,这且先放在一旁,我地话还没有说完呢。”张信地灿烂笑颜让內帑太监们心中一凉,不知道他又有什么奇思妙想。

  “还是宮里问题,京城将领、各卫军营的饷银与勋爵俸禄都有定额。有没有什么吃空饷或者虚冒认领地事情不归我管,也轮不到我管,那我只好把注意力放到宮里啦。”张信淡淡笑道:“而宮里后妃们我不敢管,那只好管管內侍宮女银钱用度的问题,你们觉得呢?”

  “大人说的是。”內帑太监们哪里敢说不是,在鄙视张信欺软怕硬地同时,也非常佩服他居然敢明说出来,也不怕人笑话。

  “知会宮里各监局司库,在自备帐本地时候。顺便给我个预算。”张信淡淡说道。

  “大人,什么叫做预算啊?”鲍忠疑惑问道。

  “就是让他们总结下,他们这个月花了多少钱,都花在什么地方,下个月准备要多少钱,然后把钱花在哪里。”张信冷笑道:“內帑的银子都是皇上的。可不能任由人挥霍无度,没有预算的部门,下个月停止发放库银。”

  “奴婢明⽩了。”鲍忠心中顿时掀起惊涛骇浪,这简直比上一个主意更加狠绝。

  “让他们把预算做得详细些,如果让我不満意,那么再重做,直到我认可为止。”张信轻轻笑道:“当然,如果有人认为我是在吹⽑求疵,借故刁难的话。我也不否认。毕竟我这是在为皇上办差事,可能过于谨慎。这也是难免之事,让他们多多包涵,你们也是,如果认为我处事不当的话,可以当面指出来,若是错误在我,我绝不追究责任。”

  “奴婢们不敢。”太监们纷纷低头说道,只有笨蛋才会相信。

  “你们现在不说实话也不要紧,毕竟大伙刚刚认识,待以后接触久了,你们就会逐渐了解我的为人。”张信和气笑道:“其实我还是很好说话地。”太监们对张信的厚脸⽪彻底无语,本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回答他,只好再继续垂首沉默起来。

  “鲍忠,把这告示拿去印她百份,然后分别附上內帑的印章,再派发到刚才言及的地方,⽇落之前必须把这事办妥。”张信对太监们的办事效率很有疑虑,所以再次确认道:“如果你们人手不⾜的话,可以向其他司局求助,想必他们很乐意帮忙的。”

  “是的,大人。”

  有太监在心中腹诽,若是让其他监司局库的人知道这事地详情,不恨得咬牙切齿才怪,哪里会心甘情愿的帮忙,通过这件事情,內帑的太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眼前这位貌似温和无害的翩翩公子,其实心眼也不少,手段比在宮中生活多年的太监更加⾼明,而且对宮中地伎俩似乎非常悉,太监们心中凛然,在这位大人面前,以后的⽇子怕是不好过了。

  怎么说张信这几天也没有在家闲着,凭着锦⾐卫的‮报情‬,还有后世的管理知识,要对付一群长年居住在深宮中的太监还不是绰绰有余,虽然还可能有疏漏之处,不过只要提⾼警惕,以后再加以弥补,想必管理內帑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虽然不争榜,也争不了,但作者对月票还是很在意的,呵呵  Www.ULixS.CoM 
上一章   明臣   下一章 ( → )
《明臣》是烛在游离小说网编写的小说,烛的小说明臣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请随时关注全本小说网站游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