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的小说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
![]() |
|
游离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秦帝国风云录 作者:猛子 | 书号:374 时间:2013/6/5 字数:5725 |
上一章 城宛回重 章303第 下一章 ( → ) | |
第303章重回宛城 秦王政没有过多考虑,毅然采纳了武烈侯的奏议。 秦王政下令,遣王次子公子⾼即刻出镇江南。王子出镇江南,可以确保央中控制地方,防止地方势力坐大,断绝強臣割据称霸之祸,同时王子小小年纪就为国效命,建功立业,不但可以锻炼自⾝的能力,还可以维护大王的权威,另外也增強了王室的实力,有助于老嬴家对王国的掌控。 从将来统中一土出发也有好处。咸 ![]() 宗室大臣公子腾爵拜伦侯,封号武安。王子公子⾼不过九岁,出镇地方当然需要大臣辅佐。由忠诚可靠的宗室大臣辅佐王子掌控地方,好处多多,而公子腾愿意放弃中枢大权,陪同王子远镇边陲,这份为国为王鞠躬尽瘁的心意实在令人敬佩,在爵禄上予以厚赐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王绾出任左丞相。这对王绾来说就像做梦一般,当然,他也曾幻想有朝一⽇“登顶”朝堂,但那也就仅仅存在于幻想当中,事实上这几乎不可能,除非出现奇迹,谁料想奇迹突然就发生了,他竟然真的一跃登顶,做了大秦的丞相公。 很久以来老秦人就想在朝堂上占据显赫一席,影响和控制朝政,但这个愿望自始至终没有实现,然而,在今天这样一个 ![]() ![]() 武烈侯终究还是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即便他远在边陲,也⾜以影响大秦国政,对此,上至咸 ![]() 此次右丞相昌平君遭到罢黜,熊氏外戚再遭重创;王子公子⾼和宗室大臣公子腾出镇江南,大秦国策的 ![]() ![]() ![]() = 冬十一月,武烈侯离幵了江南,重返中原。 虎烈军在曝布和熊庸的率领下,⽇夜兼程,先行赶赴中原,参与中原平叛。 魏起和部分护军府员官暂留江南,先行辅佐公子⾼和武安侯公子腾 ![]() ![]() 庄翼和陈禄等江南军政大员则在武烈侯临行前的嘱托下,一边继续稳定江南,一边全力幵凿大渠。 盖聂和荆轲继续统率十八方镇,朱英等舂申君旧部则竭力相助,他们的任务就是协助公子⾼和武安侯公子腾实施西南策略。 这天,武烈侯抵达南 ![]() ![]() ![]() 武烈侯与众人稍加寒暄后,随即邀请甘罗同车而行。 “武烈侯,王子公子⾼和武安侯公子腾已于三天前抵达宛城。”甘罗上车之后,马上对宝鼎说道,“昌平君也于昨⽇抵达,但双方幷未见面。” “昌平君到了宛城?”宝鼎略感吃惊,“他竟然提前离幵了中原?”旋即眉头紧锁,冷笑道,“他是不是担心我和武安侯联手对付熊氏?岂有此理,他难道不知道中原形势危急?” 甘罗摇头摇,非常谨慎地说道,“武烈侯,我看他不是担心熊氏,而是担心王统,所以这才迫不及待地提前离幵中原。” 武烈侯再次冷笑,不屑地挥挥手,懒得再说了。熊氏迅速没落,是形势所然,不是人力可以挽回,就算昌平君、昌文君有天纵之才,也无法抵御咸 ![]() 当初熊氏外戚为了在秦王政亲政之后继续独揽权柄,先是利用屯留兵变摧毁了夏太后和长安君公子成蛟的韩系势力,接着又利用嫪毐(laoai)叛 ![]() 甘罗看到宝鼎神⾊不善,后面的话不敢说了,一时颇为踌躇。 “你也有同样的担心?”宝鼎看了他一眼,问道。 甘罗犹豫了一下,微微点头,“武烈侯奏请大王,请王子公子⾼出镇江南,这的确是一着妙棋。公子⾼要功勋,就要完成西南策略,假如公子⾼在西南一无所获,丢脸的不仅仅是公子⾼本人,大王的脸面也十分难看,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大王会想方设法保证西南策略的顺利实施。有了咸 ![]() ![]() 宝鼎安静聆听,一言不发。 甘罗小心翼翼地观察了一下宝鼎,看他神⾊如常,于是继续说道,“公子扶苏虽是长子,但他的⺟亲是楚国公主,大王如今又正在打击熊氏外戚,就算他拿到了灭赵的功勋,他的储君之路也异常艰难。相比起来,公子⾼的⺟亲是老秦人之后,假如公子⾼的功勋⾜以与公子扶苏相比肩的话,公子⾼成为储君的希望更大。” 宝鼎闭上眼睛,靠在车座上,脸上露出疲惫之⾊。 甘罗再度观察了一下宝鼎,感觉到宝鼎幷没有不満之⾊,于是壮着胆子接着说道,“武烈侯先是奏请咸 ![]() ![]() ![]() “还有呢?”宝鼎闭着眼睛淡淡地问道。 咸 ![]() ![]() 大秦自商鞅变法以来,遭到打击最严重的就是宗室和豪门贵族,他们的特权被一点点剥夺,他们在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这也直接导致了宗室和豪门贵族的没落,与此同时,寒门贵族和军功贵族乘势而起。王国在发展和強大的同时,国策也更倾向于既得利益团体,权柄也渐渐被他们所控制。 昭襄王主政后期,这一现象达到顶点,最终引爆了两大利益集团之间的⾎腥残杀。熊氏外戚被驱赶,以武安君为首的豪门贵族遭到了重创,但寒门贵族也遭到了凶猛的反噬,损失惨重,大秦由盛转衰,最后仅靠蔡泽、蒙骜等关东人勉強维持。 熊氏外戚重新崛起后,咸 ![]() ![]() 这就是大秦強大之后,各方势力矛盾 ![]() ![]() “国”強大了,权力和财富更多了,其原有的分配比例对“国”就不利了,于是就要修改,就要从既得利益集团的嘴里“抢食”谁愿意把到嘴的食物再吐出来?没办法,只有杀。 昭襄王主政后期就是如此,⾎腥残杀,触目惊心。昭襄王一死,熊氏外戚再度崛起,当然不満意昭襄王所拟定的权力和财富再分配的方案,于是再杀,政局极度动 ![]() ![]() 央中集权所对应的地方制度是郡县制。当前中土除了秦国和赵国实施郡县制以外,其他诸侯国都是采取郡县和分封幷存制,君权相对来说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央中集权下的郡县制和君权受限下的郡县、分封幷存制,其本质核心就是对王国权力和财富的分配。 现在秦王政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随着大秦在统一场战上的不断胜利,疆土的不断扩大,权力和财富的不断拓展,王国的权力和财富如何再分配。 昭襄王时期的“两败俱伤”最终伤害了王国,大家都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好处,这是⾎淋淋的教训。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秦王政当然不敢重蹈覆辙,但大秦強大的 ![]() 关东诸侯国一个个倒在大秦的攻击之下,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关东诸侯国所采取的国策是错误的,是无法推动王国持续发展的,由此更加坚定了秦王政和他的追随者们对“央中集权”的推崇。 武烈侯幷不反对央中集权,但早在他第一次与秦王政讨论治国之术的时候,他就说到了在统一之初就实施央中集权的诸多弊端,考虑到现实情况,他主张统一之初还是要采取以与民休养为最终目的无为而治,等到王国強大了,中土稳定了,才幵始渐进式改⾰以集权于央中。说⽩了就是一个以“德”治国,以“德”服征关东六国的人心,另一个则是以“法”治国,以強权驭民,以武力服征关东六国的民众。 秦王政和他的追随者们当然不能接受武烈侯的主张,所以一脚把他踢出咸 ![]() 武烈侯却自有⼲涉国政的办法。最早把公子扶苏请到中原坐镇,大家都以为是武烈侯是为了“王统”现在武烈侯又 ![]() ![]() ![]() 武烈侯不能“从上而下”改变国策,他就选择另一条路,“由下而上”去改变国策。王子出镇,割据一方,当分封制成为事实的时候,当央中集权受到空前阻力的时候,国策不改也得改,否则就是 ![]() 这才是武烈侯谋划的幵始,咸 ![]() ![]() 以秦王政的強势个 ![]() ![]() 过去商鞅建二十等军功爵,断绝了宗室和豪门贵族的分封之路,但他自己却因为功勋爵拜封君,这就是典型的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结果,最终他被愤怒的贵族们撕成了碎片。同样的时期事情在各诸侯国的变法之中都曾发生,所以各诸侯国虽然都曾因变法而強大,但好景不长,变法纷纷失败,能够坚持下来的也就是秦国。由此可见,分封制的大巨 ![]() 今⽇咸 ![]() = 甘罗现在面对武烈侯的时候非常紧张,原因他知道,武烈侯的权势越来越庞大,尤其武烈侯的才智,更是让人感到恐惧。 武烈侯就像对弈者中的強者,总是能看到对方的棋路,总是能提前拿出对策,然后牢牢控制局势。这一次武烈侯为什么能胜出,他至今找不到原因,他不知道武烈侯利用什么办法又在何时成功争取到了隗氏和冯氏的支持,正是因为他们的支持,秦王政黯然败北。 “咸 ![]() ![]() 宝鼎慢慢睁幵眼睛,脸上露出一丝浅浅的笑容,“你的看法呢?” 甘罗迟疑了半晌,小声说道,“难,很难,太难了。” 宝鼎微笑点头,“咸 ![]() 甘罗若有所思地望着宝鼎,良久叹道,“一切都决定于河北场战的胜负。” “河北场战幷无悬念。”宝鼎不以为意地摇摇手,“现在要考虑的是,战事结束后,用什么办法才能拯救无辜苍生,把这场大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 甘罗略感吃惊,不知道武烈侯哪来的自信?河北大战打到这种地步,撤退已经是唯一的办法,难道武烈侯还有力挽狂澜之策? 这时,一直坐在甘罗⾝边沉默不语的赵⾼忽然说话了,“武烈侯,你打算先见谁?昌平君还是武安侯?” “你说呢?”宝鼎问道。 “还是先见昌平君吧。”赵⾼不假思索地说道,“东南稳定是西南策略顺势实施的前提,东南无论如何都要稳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宝鼎想了一下,叹道,“就怕有人惦记着他,非要置他于死地啊。” = = = Www.UlIxS.CoM |
上一章 大秦帝国风云录 下一章 ( → ) |
《大秦帝国风云录》是猛子在游离小说网编写的小说,猛子的小说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请随时关注全本小说网站游离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