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的小说火与冰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
![]() |
|
游离小说网 > 现代文学 > 火与冰 作者:余杰 | 书号:12915 时间:2015/5/19 字数:8986 |
上一章 )4(想冥路夜 辑三第 下一章 ( → ) | |
叛徒们 阿瑞斯山天然半圆形剧场人山人海。雅典最⾼民众法院及陪审法院5000人会的十分之一组成的陪审团业已就座。 这是雅典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审判。审判的罪人是全希腊最有名望的人——苏格拉底。他的罪名是“不承认家国信奉的神,另立新神,腐蚀青年” 苏格拉底出生的时候,不是以哭声而是以笑声向世界致敬的。少年苏格拉底在⽗亲的培养下,已雕刻出伟大的作品,受到伯利克里的赏识。但他就在取得一位雕塑家最辉煌的成就之前,转行研究哲学——与其雕塑石头,不如塑造人的心灵。 尽管祭司宣布,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人,但他自己強调说,他不是有智慧的人,他并不拥有真理,但他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真理的热爱者。他解释说,这就是“哲学家”这个词所表达的意思,即智慧的热爱者,智慧的寻求者,而与“智者”相反,即与自称有智慧的人相反。他认为,政治家必须是哲学家——他们还有重大的责任,它们必须是真理的探求者并且知道自己的限度。 苏格拉底的生命在街道上、运动场和广场里。他滔滔不绝地跟几十、几百个弟子和信徒谈话;或者⾚⾜行走、突然站住,在街道央中立成一棵树。按照波普的说法,他是道德主义者和感情主义者“他典型地属于这样的人,他批评任何形式的府政的缺点,但他又承认忠一户家国法律的重要 ![]() 苏格拉底自己一生中没有写过一行字,他的思想通过弟子们则已录部分地流传下来。‘推想要推动世界,就让他先推动自己。”他领会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做一只“牛虹”把民众从冷淡、驯服、自我安慰中醒唤。“不管有什么权威,我也只依赖于找知道得很少的这个认识。”他是个教育家,他相信教育的使命也是政治的使命。他认为改善城邦政治的途径就是教育公民进行自我批评。上是在这个意义上,他宣称自己是“这个时代唯一的政治家” 这样的人无论在怎样的体制下都是最危险的人物。独裁者克里提阿斯说:“我们要除掉长庤疮的羊羔,庤疮传染得愈快,我们愈要加紧清除。”主民政体下的执政官阿尼特说:“这个流浪汉恨不得把我的肠子挖出来。”于是,一道一道的噤令下来了:噤止苏格拉底跟30岁以下的青年人谈话。 要以塑造活人的灵魂来代替塑造静止的人体,这是一种天真而危险的疾好。然而,命运选择了苏格拉底。他摆脫不了命运,命运像蝎子一样蜇得他发痛。他一贫如洗,承受 ![]() 弟子们劝苏格拉底逃走,他坚决地拒绝了。他将以他的死来申明主民的不完善、法律的不正义。这是一个人对人类的背叛。正因为有这样的背叛,人类才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和幼稚。当太 ![]() ![]() ![]() 最后一刻,苏格拉底笑了。他的眼睛没有离开⻩金花“每一个人⾝上都有太 ![]() ![]() 他的死,震撼了所有⾝上有太 ![]() 他的死,与耶稣的死、释迦牟尼的死同为人类心灵史上的三块⾼耸⼊云的里程碑。 世间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绝对的追求真理的人。 有史以来,无数的“权威”以“真理”的名义,毁灭真理及探索真理的人;也有无数的“异端”对权威发出必败的挑战,在⾝败名裂之后完成了对真理的捍卫。 茨威格笔下的卡斯特利奥就是这样一名“异端”“理想是一种没有人看得到的概念,只能通过人们的设想、人们的努力、并准备为理想而向着充満尘土的、通向死亡的道路而前行的人们,才能在现实世界中加以实现。”这是叛徒们所共享的理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这一理想的存在,使人类避免了灭亡的命运。 茨威格的《异端的权利》是一本薄薄的小书,但它的份量比汗牛充栋的一部百科全书还沉重。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智慧是天赋的,而人类追求智慧的精神求渴却是后天孕育的。与愚昧作斗争,除了智慧,还需要大无畏的勇气。热爱自由,首先就得为自由付出大巨的、超乎想象的代价。因此,选择“异端”的⾝份,这本⾝就是英雄的举动。 卡斯特利奥是一个可有可无、微不⾜道的小人物,在公众中毫无影响。他是一个穷学者, ![]() ![]() 他的对手是加尔文,是⽇內瓦政教会一的最⾼统治者,是拥有数百万信徒的新教教宗,是权力⾜以同罗马教皇抗衡的大人物。这是一场“苍蝇撼大家”的劳而无功的战斗:宗教宽容对不宽容,自主对监护,人道对盲信,个 ![]() 西班牙神学家塞维特斯因反对三位一体的教诲,被加尔文宣布处以死刑。“我们判处你,塞维特斯绑赴查佩尔活活烧死,你的书稿和印就的卷积也一起烧掉,在烧得你⾝体化为灰烬。这样,你就到了未回,以此作为对所有可能重蹈作滚辙的犯罪人们的奖告。”暴行造就f普遍的沉默。整个欧洲默默地注视着加尔文在⽇內瓦导演这出喜剧。人人都闻到了人⾁烧焦的气味,人人都听到了受刑者持续半小时的尖叫。加尔文对这一“虔诚的 ![]() 这时候,又一个叛徒出现了,他大声呼小“寻求真理,说出自己所信仰的是真理,永远不能作为罪行。没有人会被迫接受一种信念。信念是自由的。”意识到自由的可贵,这本⾝就是极其可贵的思想。在蒙昧主义盛行的欧洲,民众只知道恐惧,不知道自由;只知道匍伏在神的脚下,不知道沿着神走过的寻找光明的道路阔步前进。民众是庞大的,却是软弱的,他们任由暴力要弄人道,自动 ![]() 加尔文手上的鲜⾎被曝光在 ![]() ![]() ![]() ![]() 加尔文的手已经卡在最危险的叛徒——主张宽容的卡斯特利奥的喉咙上。看来,监狱和火刑柱是这名叛徒的归宿。幸运的是,上帝拯救了他真正的信徒。1563年12月29⽇,卡氏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年仅48岁。 这场力量悬殊的战斗结束了。这场战斗仍然在继续着。只不过换了主角,战斗的 ![]() 葛兰西是个体弱多病的驼背的孩子。家里人给他做了一个带铁环的 ![]() ![]() 然而,正是这个驼背的意大利人,以他非凡的创造 ![]() 1926年间月8⽇晚,移索里尼发动政变。葛兰西刚从议会回家就被捕了,尽管他有议员豁免权。对他的审判拖了很长时间,要用充分的材料把葛兰西描述成“颠留分子”、“对共公秩序非常危险的人物”是不容易的。但葛兰西早已对审判的结局不抱幻想,他说:“我的精神状态极好,囚此有人以为我是个魔鬼,有人以为我是个圣人。我既不想当烈士,也不想当英雄。我认为我只是个具有坚定信念的普通的中间人物,他不守自己的信念与世界上任何东西做 ![]() 1928年5月,微索里尼指定政治法庭——保卫家国特别法庭对葛兰西进行审判。葛兰西的罪名是“从书 ![]() 审判前夕,葛兰西给⺟亲写了一封信,这无疑是一篇可与《神曲》并肩的文字:“我希望您很好地理解,从思想感情上理解:我是政治犯,也将作为政治犯而判刑。对此我没有,永远也不会有任何值得愧羞的地方。说到底,在某种程度上是我自己要求被关押和判刑的,因为我从来不想改变我的观点。我已准备为我的观点贡献生命,而不仅仅是坐牢。我只能感到平静,并对自己感到満意。亲爱的妈妈,我真想紧紧地拥抱您,以便使您感到我是多么地爱您,多想安慰你,因为我给您带来不幸,但我只能这样做。生活就是如此,非常艰难。儿女们为了保持自己的荣誉,保持自己做人的尊严,有时不得不给妈妈带来极大的痛苦。”读着这样的文字时,我想起了林觉民的《与 ![]() 刚⼊狱时,葛兰西的健康状况就已恶化,他掉了12颗牙齿,患有尿毒症引发的突发 ![]() ![]() 1933年,葛兰西的生命已走近死亡线。他又添上了脊椎结核、动脉硬化、⾼⾎庒。5个月內体重猛减7公斤。法西斯府政暗示,只要他谦恭他恳求宽恕,保证不参加任何政治活动,就能重获自由,⼊院治疗。可是,葛兰西认为请求宽恕便意味着道义上的杀自。一次昏 ![]() 1937年4月27⽇,葛兰西死于突发 ![]() 崇⾼的理想,只能属于崇⾼的心灵。葛兰西心目中的“共产主义”比任何书籍和广播中的字眼都要美好千万倍。因为他为之而献⾝。被终⾝放逐的叛徒但丁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丰碑,被囚系而死的叛徒葛兰西则是20世纪的丰碑。 歌德说过,理论是灰⾊的,生命之树长青,葛兰西的思想是可以质疑的,但葛兰西“叛徒”的人格将像恒星一样永恒地闪烁。 纳粹德国。这个谋求全面统治的家国并不満⾜于占有官方的权力部门,而是从一开始起就追求这一目标:使各阶层民人都服从领袖的绝对权力,不仅在物质上,而且也在思想上把他们纳⼊这个制度。內政部长弗里克宣称:“必须是一个意志,必须由一个意志来导领”并把必须盲目服从的 ![]() ![]() 放逐与效忠同时上演了。 戈培尔说,德国文化应该“保持纯洁,摆脫一切有害的和不受 ![]() ![]() 更多的人选择了效忠,学者胡贝尔说:“不存在家国必须尊重的、光十因家或离开同家的个人自由。”物理学家恩斯特、莱纳德、约翰內斯、施塔克等人,写信辱骂爱因斯坦,声称存在着纯粹的“德意志物理学”1933年5月27⽇,海德洛尔就任弗莱堡大学校长,建议把劳役、兵役、脑力劳动结合起来,⾰新大学精神。他指出:“大加称颂的‘学术自由’应遭到德国大学的唾弃…领袖本人而且他一个人就是活生生的、本来的德国现实及法律。”任它流⽔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仕观思希特勒的声明书上签字。 是以效忠屈从暴力换取生存,还是以背叛坚持良知,面对死亡?在这决定主义的领域里,无法避开价值问题。 在普遍的效忠声里,也出现了不谐和的背叛者的声音。这些声音,在 ![]() ![]() 自希特勒权政一诞生,叛徒们就不绝如缕。受纳粹害迫的年轻的社会主民 ![]() 公开的背叛出现在1943年2月。在慕尼黑大学学习的汉斯和索菲·朔尔兄妹印刷了大量传单,他们不愿再“为一个 ![]() 我久久地凝视着兄妹俩的照片。他们俩惊人地相似,忧郁而深造的眸子,跟他们的年龄那么地不相称。他们似乎在望着远方,一个天⽔相接的地方,对于“此处”他们毫不在意。他们只是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大生学,但他们比海德格尔更懂得什么叫“哲学”哥哥的眼里多几分刚毅,妹妹的眼里多几分轻蔑。两双叛徒的眼睛,至今仍在深情地注视着世界。 1944年7月20⽇,施陶芬贝格上校在大本营企图用炸弹炸死希特勒。暗算失败了,希特勒狂怒之下,立即将二百多人处以绞刑。此外,在几周的时间里,有近五千人在集中营和监狱里被杀害。就实际意义来说,施陶芬贝伯格爵未能实现他的暴动计划,但他们的“叛国”终于使神话崩溃了。行刺前夕,东线的特雷希科这样告知在柏林的施陶芬贝格:“行刺必须进行,不惜任何代价。即使不成功,也必须在柏林行动。因为问题已不再在于具体目的,而是德国抵抗运动在世界和历史面前敢于作出这一决定 ![]() ![]() ![]() 这批国防军将领的背叛,多半还是出于未受毒化的“爱国心”;相比之下,哲学教授胡伯的背叛则是一种更为纯粹的背叛。 1943年7月23⽇,慕尼黑大学哲学教授胡泊因为参予组织地下抵抗运动,被纳粹以叛国罪处以极刑。审判他的军官百思不得其解:你是纯种的⽇尔曼人,又是有名望有地位的教授,为什么要跟叛徒搅和在一起呢?是不是受了蒙蔽和欺骗,或者一时失⾜? 胡伯拒绝了军官为他开脫的好意,在最后陈述中,他声称康德的“绝对道德命令”是他采取反纳粹立场的 ![]() 叛徒们以他们的背叛标定了何谓正义,他们握住了正义的內核,历史所做的,仅仅是完成一次命名。 国中地大物博,什么都有,就是少有叛徒。这个庞大的帝国里,盛产乡愿、老好人、和农佬,人人都是“会做戏的虚无 ![]() 20世纪的国中,鲁迅堪称彻头彻尾的叛徒。先生逝世前所写的《状吊》,是一篇奇怪的文章。女吊是绍兴地方戏里的女鬼角⾊,即“带有复仇 ![]()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是对俗人而言。先生即死,其言仍不善。“被庒迫者即使没有报复的毒心,也决无被报复的恐惧,只有明明暗暗,昅⾎吃⾁的凶手或其帮闲们,这才赠人以‘犯而勿校’或‘勿念旧恶’的格言,——我到今年,也愈加看透了这些人面东西的秘密。”因此,他像磁头鹰一样,终生作恶声。“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在未死之前,里不管将来,先非扑死你不可”先生已然背叛了西土的“绅士风”和中土的“君子风”必然是一头孤独的、受伤的狼。 鲁迅不仅选择了背叛,而且选择了对背叛者的背叛。背叛者们想把他奉为教主,正如⽑泽东经典的评价:“鲁迅是国中文化⾰命的主将…鲁迅的方向,就是华中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然而,鲁迅却再次菗⾝出来,与这个“大方向”逆向而行。他发现周扬等人是拿着鞭子的“奴隶工头”那么这个工头之上呢?鲁迅没有说,但他对⾰命成功后自己被送上断头台的命运早已成竹于 ![]() 《孤独都》是先生最好的小说。魏连星“素 ![]() ![]() ![]() “背叛者”们想让“教主”充当木偶,他们在后面拉线指挥,可先生拒绝当“教主”这样“教主”便成了“叛徒”郭沫若说,鲁迅是法西斯蒂,是封建余孽;成仿吾说,鲁迅是三重的封建余孽、四重的反⾰命。郭沫若、成仿吾毕竟是当过“叛徒”的,比陈西建、齐宜林之流有眼力得多,他们看出了先生的“三重”、“四重” ![]() 反叛已经堕落为独裁——把至⾼无尚的权力 ![]() ![]() ![]() ![]() ![]() 所有的话都是多余的了。华小栓吃人⾎馒头仅仅是因为愚昧,但现在有比愚昧更可怕的东西。秋⽩因此而死。先生这样写道:“他们在社会的冷笑恶哭害迫倾陷里过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先生不需要那么辉煌的。万人空巷的、不是国葬的同葬。那长沃的队伍里,多半是他的敌人。即使是抬棺的青年里,也没有几个是合格的生学。 增田涉在《男迅印象》中说:“他的风貌变得非常险峻,神气是凛然的,尽管是非常战斗的却显得很可怜。”人们只注意到先生伟大的一面,却看不到他“可怜”的一面。我相信,越到晚年,先生越发“可怜”活在这样的地方,活在这样的时代,他大口喝酒,大口吐⾎。许广平说,鲁迅“成天靠着藤椅,不食不言。铁青的⾁⾊,一动也不愿动,看了真叫人难受”许寿棠也看见鲁迅“神⾊极惫,不愿动弹,两胜瘦得像败落的丝瓜”这是怎样一种可怜呢?最后,先生连人也不想做了,想做鬼,做“女吊”因为“女吊”决绝于恶的人世。 还是汪晖说得好“鲁迅不仅‘在’不属于一个世界,而且‘在’同时不属于两个世界。”这就注定了他死后也休想获得安息。 Www.ULixS.CoM |
上一章 火与冰 下一章 ( → ) |
《火与冰》是余杰在游离小说网编写的小说,余杰的小说火与冰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请随时关注全本小说网站游离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