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的小说中国人史纲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
![]() |
|
游离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中国人史纲 作者:柏杨 | 书号:12941 时间:2015/5/19 字数:26410 |
上一章 纪世三第前元纪 章一十第 下一章 ( → ) | |
本世纪,东方各国在秦王国磨刀霍霍声中,毫无警觉地继续争城夺地,互相攻击。结果,到了七十年代,全被秦王国并呑。砍政杀杀的二百六十年的战国时代告终,崭新的大一统局面出现,秦王国建立国中第一个央中集权,具有法家思想的強大王朝。 可是,这个王朝皇帝的继承人没有导领能力,以致到了九十年代,倏然灭亡。短命的西楚王国代之统中一国,经过短时间⾎流成河的內战,到本世纪最后第二年,西楚王国也灭亡,另一个新兴的西汉王朝代之再度统中一国。 本世纪结束时,战争跟着结束,进⼊长期的和平。 一东方各国互相 ![]() 秦王国的军事力量,进⼊本世纪(前三)已強大到无可匹敌的程度,它已使楚王国受到一连串创伤,现在它更要加強对这个邻居的打击。 元纪前二九九年,秦王赢稷邀请楚王囗槐到武关(陕西商南)举行⾼阶层会议,华槐冒冒失失地去了,秦王国把他当作俘虏一样捉到咸 ![]() ![]() 楚王国得到事变消息,立即拥立囗槐的儿子囗横继任国王。赢稷发现不能利用囗槐勒索,大失所望,就由武关出击,楚军又被打败,但仍坚持不再割地。囗槐曾经逃脫过,但中途又被捉回,三年后病死在咸 ![]() ——乘着会见或觐见的机会,把友邦君主囚噤甚至杀掉,在舂秋战国时代,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参考前数世纪逐君杀君的记录,便可证明。楚王国就常使用这种无赖的手段,而秦王国似乎还是第一次。不过用来对付像楚王国这种強大家国的国王,却使各国汗流浃背。 赢稷庒制了楚王国后,元纪前二八八年,他宣称他是西方大帝(西帝),派人去齐王国,请齐王田地当东方大帝(东帝)。这明显地表示两个超级強国将瓜分世界,田地欣然接受,但他的大臣们认为国王的地位已经够⾼了,改称帝号,并没有实质上的利益,反而给其他家国不必要的刺 ![]() ![]() ![]() 齐王田地虽然取消了帝号,却没有取消野心。在取消帝号的两年后(前二八六),他向宋王国进攻,那位 ![]() 远在北方的燕王国,念念不忘上世纪(前四)齐王国那次躏蹂。经二十八年的埋头苦⼲,于本世纪(前三)一十年代,准备完成。元纪前二八四年,即齐王国并呑宋王国后第二年,齐王田地在际国上的威望,正达最⾼峰时,燕王国秘密跟赵、秦、韩、魏缔结盟约,五国联军在燕王国大将乐毅率领下,向齐王国发动总攻,齐王军国队全部覆没,国全土地和重要城市包括首都临淄在內,像落叶一样,被五国联军的暴风一口气扫光。只剩下即墨(山东平度)、莒城(古莒国,山东莒县)两个边远城市,仍由残军据守。乐毅送回了其他四国远征军之后,自己率领燕王军国队留下来,围攻即墨。 齐王田地,这个卡通电影上的丑角人物,从临淄逃出来后,东方大帝的尊严架子。仍然不变。他先投奔卫国(河南濮 ![]() ![]() 田地最初曾向楚王国求援,现在楚王国援军在大将淖齿率领下,也抵达莒城。淖齿奉有楚王囗横的密令,如果齐王国还有希望,就支持田地。如果齐王国没有希望,就参加燕王国那一边,占领莒城。淖齿不久就发现田地是一个脓包,过去那些声誉,不过是时势造成的虚名。于是他邀请田地阅兵,就在阅兵台上把田地捉住,用极残酷的方法处死:田地的筋被菗出来,悬挂到梁上,哀号三昼夜才气绝。 ——国中历史上总共有五百五十九个帝王,其中约有三分之一,即一百八十三个帝王死于非命,而以田地死的最惨。不知道淖齿为什么对他如此忍残,只有一个可能的解释,即田地的尊贵架子太刺伤淖齿。 不过楚王国并呑莒城的目的也没有达到,莒城民众暴动,驱逐楚军,杀掉淖齿,拥立田地的儿子田法章继任国王。 乐毅围攻即墨(山东平度)五年,不能攻下,他改用怀柔政策,企图使即墨自行崩溃。可是燕王国內部发生变化,元纪前二七九年,那位有姒勾践优点,而没有姒勾践缺点的英明老国王姬平逝世了,少不更事的年轻儿子姬乐资继位,认为乐毅这个人的忠贞大有问题。齐王国以超级強国的庞然大物,在一个月之內全部瓦解,而即墨一个孤城,却围攻了五年,显然像姬乐资左右亲信所形容的,一定潜伏着某种 ![]() 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奇迹胜利,齐王国复国。不过,跟三百年前元纪前六世纪鞭尸事件楚王国复国一样,因为残破太重的缘故,齐王国虽然恢复了国土,却不能恢复力量,它从超级強国的地位上跌下来。现在国中只剩下一个霸权——秦王国霸权。 二崭新的外 ![]() ![]() 本世纪(前三)三十年开代始,秦王国的外 ![]() ![]() ![]() 这个外 ![]() ![]() 当范睢仍是魏王国低级员官时,有一次,他奉派作外 ![]() 范睢等到辱凌他的员官群散去之后,他哀求并贿赂狱卒救他,狱卒在奉命把范睢拖出埋葬时,暗暗送他回家疗养。范睢的伤势好不容易复原,逃亡到秦王国,向秦王赢稷提出远 ![]() ![]() 不久,须贾出使秦王国,范睢化装成一个乞丐,向须贾求食。须贾对范睢仍然活在人世大为惊愕,但仍怜恤老友的沦落,送给他一件⽪袍。当范睢告辞之后,须贾发现了真相,他魂不附体(在那个时代,杀掉一个外国的使节,跟杀掉一只⿇雀一样),脫掉⾐服鞋袜,⾚⾝露体,光着双⾜,跪到宰相府门前请罪。范睢也依样画葫芦的召集府政 员官和宾客,大摆筵席,告诉匍匐在地的须贾说:“你本来是死定了,你所以不死,不过念你送给我那件⽪袍,还有一点故人之情。”命他回国告诉魏王国的国王,如果不立即把魏齐处斩,即将向魏王国攻击。魏齐在流别人的⾎表示他的忠贞时,非常慷慨 ![]() ——魏王国地居中原,物产丰富,教育发达。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半数以上出生在这里或集中在这里。可是魏王国颟顸的统治阶层,不但不能用他们,反而辱凌 害迫, ![]() 在秦王国新的外 ![]() 元纪前二四六年,秦王国攻击韩王国,沿着⻩河北岸向东 ![]() ![]() ![]() ![]() ![]() ![]() 秦王国当然不允许已到口的肥⾁被别人挖去,两年后(前二六○年),大将王(齿乞)向上 ![]() ![]() ![]() 赵括是赵王国名将赵奢的儿子,有绝顶的聪明和绝顶的口才,自以为他的军事才能天下无双。赵奢在世时,⽗子们谈论兵法,老爹往往被儿子批驳的哑口无言。赵括的⺟亲⾼兴说:“将门虎子,真是不错。”但老爹不以为然,他说:“战争是致人于死的大事,他说起来却十分轻松,一旦担任大将,必定失败。”所以当赵括被任命为总司令后,老⺟立刻上书给国王赵丹说:“赵括事实上是一个呆子,只会读⽗亲的书,而不会灵活运用,不是大将之才,请不要派遣。”赵丹以为老⺟谦让,老⺟说:“他⽗亲当总司令时,所得到的赏赐,全部分给部下。命令发布的当天,就住进军营,跟士兵同甘共苦,不再过问家事。遇到困难,必定征求大家意见,从不敢自以为是。可是赵括刚被任命为总司令就威风凛凛,军营之中,没有人敢对他仰视。赏赐给他的财物,全运回家。他⽗亲死时曾一再嘱咐,无论如何,不可使赵括指挥大兵团作战。”赵丹当然不肯因老⺟一人之言而改变主意,老⺟请求:“如果一定要用他,万一丧师辱国,但求赦免我们全家。”赵丹允许。 秦王赢稷得到赵括当总司令的消息,⾼兴的几乎发狂,他任命各国所最畏惧的大将⽩起当总司令,原在前方担任总司令的王(齿乞)降为副总司令。唯恐怕⽩起的威名使赵括恐惧,不敢出战,那就捕捉不到赵王国的主力了,赢稷下令,有敢怈露总司令姓名的,立即斩首。然后动员国全所有的后备兵力,把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投⼊场战。世界上最大的一场会战,秘密布置完成。秦王国所要的不仅仅是场战上的胜利,它还要彻底摧毁赵王国的战力。 赵括采取央中突破战术,他厌恶防御,他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攻击,要取得胜利,必须发动继续不断的攻击,楔⼊敌人阵地之后,左右展开,促使它全线崩溃。他就任之后,即撤除防御工事,亲自率领精锐,向秦军最弱的营垒进攻,⽩起下令退却。赵括突破秦军阵地之后,仍保持烈猛的攻势以扩大战果,⽩起下令再退,然后出派二万五千人的奇袭队部,切断正在锐进的赵括的退路。于是赵王国的大军被分割为二,赵括和一部分精锐队部被隔在前方,留守的军队仍在长平关阵地。接着⽩起又切断赵军的粮道,赵军霎时间发生粮食恐慌,而且跟央中 府政失去联络。赵括发动数次最烈猛的攻击,希望突出秦军的包围,但秦军坚強抵抗,毫不动摇。赵括那些说起来头头是道,曾使老爹闭口的军事理论,全部失效,他不得不效法廉颇的办法,改攻为守,等待援兵。可是现在的形势改变,兵力既被分开,粮秣又尽,守已不可能,而且又无法把紧急情况报告邯郸。赵括勉強支持了四十六天,士兵们饥饿的发疯,最初是杀掉战马充饥,等到战马杀尽,就互相攻杀,煮食战友的尸体。赵括被迫作最后的冲刺,分兵为四队,轮流突击,但始终突不破秦军钢铁般的防线。到此,赵括束手无策,他亲自挑选敢死队作最后一次突围,结果全军覆没,他自己也死在 ![]() 惨剧发生在赵军投降之后,⽩起命这四十万饥饿疲惫、得庆再生的俘虏,进⼊长平关附近一个名为“杀⾕”的深⾕之中,把各口两端堵塞。预先埋伏在山顶上的秦军,像暴雨一样的抛下土石,四十万人,全被活活埋葬,只有二百四十人被释放回国,传布这场恐怖消息。赵王国举国大哭,声震天地,他们的青年这一代,全在这一役牺牲,赵王国从此没落。 长平关战役四年后(前二五六),当秦王国的军队再度攻击韩、赵两国时)穿过洛 ![]() ![]() 姬延好不容易招募了五六千人,又苦无粮饷,只有向地主们跟富商们借贷,约定胜利凯旋之⽇,用战利品奉还。楚、燕二国倒是派遣了军队赴约的,但发现再没有其他家国军队时,就惊惶地撤退。周王国那五六千人的乌合之众,当然不能单独行动,热闹了一阵之后,只好解散。既没有战利品,债也无法清偿,债权人⽇夜索债,姬延无法应付,就躲在一个⾼台之上,不敢跟人见面。但他这种儿戏举动,秦王国听到后大不⾼兴。出派一支军队到洛 ![]() 周王国灭亡的次年(前二五五年),楚王军国队进⼊曲⾩,把鲁国最后一位国君姬雠放逐。六年后(前二四九年),再把他废为平民,鲁国也灭亡。 现在,国中境內,七大強国并立。 三吕不韦·韩非 秦王国的王位到了元纪前二四七年,传给了十三岁的少年赢政,由赢政⽗亲赢异人的老友吕不韦摄政。 吕不韦是赵国人,他是历史上最有政治头脑的资本家之一。赢异人曾在赵王国当过人质,他⽗亲赢柱是秦王国的太子。赢柱跟当时的任何贵族一样,姬妾很多,赢异人不过其中之一姬妾所生。他的⺟亲既不受宠爱,因之他也不受重视。在赵王国首都邯郸(河北邯郸)那段时间,穷困潦倒,跟一个流亡的难民差不多。吕不韦看上了他,把他当作奇货,投下大量赌注。又亲自去咸 ![]() ![]() ![]() 东方各国乘秦王国一连串权力转移之际,再度组成一次为时过晚的合纵对抗联盟。元纪前二四一年,楚、赵、魏、韩、卫(齐燕两国拒绝参加,这是远 ![]() ![]() ![]() ![]() 元纪前二三七年,赢政二十三岁,他不⾼兴吕不韦专权,把他免职。赢政自己亲政,用法家学派的李斯当宰相。赢政非常喜 ![]() ![]() 元纪前二三三年,韩非到了咸 ![]() ![]() ![]() 于是赢政把韩非从贵宾位置上拉下来,投⼊监狱,虽然赢政后来改变主意,下令把韩非释放,但李斯却在他改变主意之前,在监狱中把韩非毒死。 韩非,这个集荣耀与悲剧于一个焦点的学人,是法家学派的总汇:他的思想中心是,君主应拥有強大的权力,不必希望民人感恩,也不在乎民人怨恨,只要赏罚严明,就可以使府政成为万能。 韩非死后,崇拜他的学人把他的作品,集成一部书,命名《韩非子》。赢政和李斯虽然杀了韩非,但却接受了韩非的全部思想,建立他们的⽇益扩张中的帝国。 四六国覆灭 本世纪(前三)七十年代,东方六个王国灭亡的內在和外在条件,都已具备。內在条件是,统治阶层⽇益败腐无能,民人的贫穷⽇益加重,望渴着早一点变天的心理状态⽇益強烈。外在条件是,秦王国统一当时世界的决心与強大实力,⽇益膨 ![]() ![]() ![]() ![]() 第一个遭到恶运的是国势始终没有振作过的韩王国,韩非死后的第三年(前二三○),秦王国大军攻陷它的首都新郑(河南新郑),韩王国最末一任国王韩安投降。 韩王国的灭亡引起其他各王国震恐,赵王国在过度紧张中,跳进秦王国间谍布置下的圈套,把那位唯一可以挽救家国、忠心耿耿的名将李牧 ![]() 燕王国更手忙脚 ![]() 元纪前二二七年,荆轲到了秦国首都咸 ![]() ![]() ![]() ![]() ![]() ![]() 秦王国大军立即向燕王国作惩罚 ![]() ![]() 秦王国大规模的统中一国的军事行动,不会停止。缢死姬丹的次年(前二二五),秦军进攻魏王国,决开⻩河的堤防,使从天而降的河⽔灌⼊首都大梁(河南开封),最末一位国王魏假被擒,就地处决。 两年后(前二二三),秦王国名将王翦率领倾国的兵力,六十万人的精锐兵团,进攻仍然地广人众的楚王国,一连串决定 ![]() 明年(前二二二),秦王国大军向北扫 ![]() ![]() 又明年(前二二一),轮到那唯一还存在的齐王国。 范睢的远 ![]() ![]() ![]() ![]() ![]() ![]() ![]() ![]() ![]() ![]() 然而,末⽇终于到来,七十年代最后一年(前二二一),东方六个王国中的五个王国都已消灭,只剩下齐王国孤独地陷在秦王国四面八方的重重包围之中。田建跟那位被秦王国收买了三十年的宰相后胜,他们⿇木的神经系统才感觉到有点不对劲,但一切都已太迟。秦王国大军于灭掉赵王国之后,转头南下,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临淄。齐王国在糊里糊涂中断送。 以后的事是,赢政把受贿最多的后胜处决,把昔⽇如手⾜的结拜老哥田建流放到共城(河南辉县)。当了四十五年的太平国王,享尽了人间荣耀的田建老爹,在荒凉的太行山松柏林中,筑屋定居。随从他的宮人们不久就纷纷逃走,老爹只有一个儿子,年纪还小,这位王位继承人每夜啼哭,使老爹心碎。而地方员官的供应又时时断绝,以致金技⽟叶的一家人常受饥寒,老爹更加伤感,一病而死,幼儿不知道下落。齐王国的遗民听到消息,曾为他作一首悼歌: 満耳松树的涛声 満目柏树林 饥饿的时候不能吃 口渴的时候不能饮 谁使田建落得如此结局 是不是那些—— 围绕着他的客卿大臣 东方六个王国到此全部结束,为时二百六十年的战国时代也到此终止。只有一个封国仍然存在,那就是卫国(河南沁 ![]() 五辉煌的八十年代 尘埃已经落定,封国和立独王国长期的混战局面,已经过去,国中又统一于一个央中 府政,成为一个单一的家国,而且出现国中历史上第一个最強大的王朝。在它強有力的指挥推动下,一个奇异而庞大的帝国建立起来。 赢政大帝是这个空前伟大事业的总工程师,几乎就在服征六国的同时,他立即就把军事上蓬 ![]() 我们叙述赢政大帝为国中作了些什么事时,必须了解一点,他的每一项措施,无论后世的人⾼兴与不⾼兴,赞美或诅咒,却几乎件件都影响国中历史至少两千年之久。 他先从一件小事情上开始,那就是他不再称为国王,而改称皇帝。这是“皇”、“帝”二字第一次结合为一个专有名词,从此它的地位比国王⾼一等,代表家国最⾼元首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最⾼权力。赢政大帝又规定,皇帝的命令称为诏书,皇帝并用一种特别的字作为自己的代名词,即不再称“我”而改称“朕”并废除周王朝最得意的溢法制度,皇帝的区别以简单明了的数字作标准,如赢政大帝自己称秦王朝的创始皇帝,他的后裔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万世皇帝”不过国中民间却把赢政大帝的称号简化,一致称他为“秦始皇” ——周王朝有两种专属于贵族阶级的文字游戏,第一种是避讳制度,依儒书的规定,地位⾼贵的人的名字,神圣不可犯侵。地位低微的人必须提心吊胆的不去触及它,即令同音的字也不允许在文字上出现,有时候更不准说出口,否则便是“犯讳”凡是“犯讳”的人,轻者要受处罚,重者可能处斩。赢政大帝所以没有明令取消这个制度,大概它在本世纪(前三)还没有造成特别灾害的缘故。第二种就是溢法制度,依儒书的规定,一个尊贵的贵族死后(不够尊贵的贵族,如官职稍小和普通平民,都没有资格),他的儿子或部下,即 ![]() ![]() 废除谥法制度只是一件小事,但它显示一种动向。赢政大帝跟他的府政已完全摆脫儒书里那些同王朝的重要传统,眼前展开的是一个自由自主的新的天地。在这个基础上,国中疆域开始轰轰烈烈的向外扩张。周王朝只限于⻩河中游,战国时代七个強大的王国各自开疆拓土,几乎每一个王国都膨 ![]() ![]() ![]() 这项任务由大将蒙恬胜利的完成,秦兵团而且越过⻩河, ![]() ![]() ![]() 在南方,有两块广袤的蛮荒土地,等待开发,那就是“闽中地”和“陆梁地”闽中地即现在的福建省跟浙江省南部。陆梁地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和湖南、江西两省的南部,陆梁的意义是“陆地上的強梁”形容土著民族的強悍善战。我们不知道什么原因促使赢政大帝决心服征这两个地方,反正是当北方的河套被并⼊版图后,秦兵团立即排山倒海般南下,投⼊这个懊热难当,到处丛山峻岭和恶雾毒虫的原始地带。 秦兵团一面开路一面前进,完成两项伟大的工程,一是打通了大庾岭,一是开凿了灵渠运河。大庾岭属于五岭之一,它有效的把南国中分隔为二,秦兵团用双手在岭上辟出一条山道,使长江流域跟珠江流域豁然相通。灵渠运河连接长江的支流湘江跟珠江桂江,穿过野蛮部落和巨山峡⾕,使南北 ![]() ![]() ![]() ![]() 闽中地散处着越王国瓦解后残存的部落,所有的酋长们都以国王自居,但他们跟秦兵团一经接触,即行投降。陆梁地的一些強悍民族的 ![]() 这是一个空前广袤的帝国,过去从没有过。比上世纪(前四)西方的亚历山大帝国还大。而且亚历山大帝国只昙花一现,秦王朝建立的华中帝国却一直矗立不坠。帝国面积大约三百万平方公里左右,包括当时国中人已知的全部世界。赢政大帝再摆脫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另一个制度——分封制度,把帝国划分为四十一个郡。郡是地方行政单位,直属央中 府政,郡下再划分为若⼲县,县下再划分为若⼲乡。完全遵照公孙鞅变法时在秦国所定的制度。 四十一郡是: 內史郡(首都咸 ![]() 上郡(陕西榆林南鱼河堡) 北地郡(甘肃西峰) 陇西郡(甘肃临洮) 汉中郡(陕西汉中) 蜀郡(四川成都) 巴郡(四川重庆) 河东郡(山西夏县) 上 ![]() 太原郡(山西太原) 雁门郡(山西右⽟) 九原郡(內蒙古包头) 云中郡(內蒙古托克托) 代郡(河北蔚县) 黔中郡(湖南沅陵) 象郡(广西崇左) 上⾕郡(河北怀来) 渔 ![]() 右北平郡(內蒙古宁城西南) 辽东郡(辽宁辽 ![]() 辽西郡(辽宁义县) 巨鹿郡(河北平乡) 邯郸郡(河北邯郸) 东郡(河南濮 ![]() 琅琊郡(山东胶南西南琅琊乡) 泅⽔郡(安徽淮北) 九江郡(安徽寿县) 闽中郡(福建福州) 南海郡(广东广州) 齐郡(山东淄博东临淄镇) 薛郡(山东曲⾩) 杨郡(河南商丘) 三川郡(河南洛 ![]() 颍川郡(河南禹州) 南 ![]() ![]() 南郡(湖北江陵) 会稽郡(江苏苏州) 鄣郡(浙江安吉) 长沙郡(湖南长沙) 桂林郡(广西凌云) 广 ![]() (秦郡有三十六郡说,有四十一郡说,有四十六郡说,四十六郡说为较新的研究。还未被学界普遍接受。此书作四十一郡,但郡非同时设。前二二一年初平六国时分为三十六郡。三十六郡为內史、三川、河东、南 ![]() ![]() ![]() ![]()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像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是敲碎他们的饭碗了。 六赢政大帝 赢政大帝的生命是多采多姿的,充分显示他強力的立独人格和立独思考。他面对的是包罗万象的庞大帝国,充満陌生的民人。 然而,大⻩金时代的光芒正在普照。大⻩金时代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一种只向前看的心理状态,人们逐渐地从周王朝那种崇古守旧的传统中脫颖而出,而以坚决的态度,发挥创造未来的倔強精神。赢政大帝正是这种主流思嘲的代表人物,他是国中最勤劳的帝王之一,不分昼夜地为他的帝国服务。 在府政组织上,赢政大帝给国中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 ![]() 秦府政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府政跟军事不结合,可避免皇帝的权力被剥夺。监察权是皇帝的耳目,它主要目的在查看官吏和民人是否效忠或是否尽职。 九卿的官制,是秦府政的又一发明,我们在括弧中所注释的现代官称,实际上并不恰当,但不如此便无法加強印象。主要原因是,府政 员官和宮廷员官,在秦王朝时还无法划分。所有员官都为皇帝做私事,也同时为家国做公事。这就跟现代若⼲独资经营的小店铺,与老板家庭之间,无论财务和管理,往往混合为一的情形一样。到了后来,为皇帝办私事的员官另成一个宮廷系统,九卿才成为府政系统。历代王朝央中 府政的组织虽不断有变化,但九卿的官称不变,一直保持两千余年,直到二十世纪,才随着帝王制度的消灭而消灭。 我们可以假设一个问题,假设现在某一个家国,把地球上所有的其他家国都用武力服征,成立一个強有力的世界府政,它最迫切的政治措施将是什么?这正是赢政大帝在元纪前三世纪八十年代所面临的课题,他为了巩固他的帝国所从事的努力人概分为两个项目: 其一开凿运河和建筑公路。除了灵渠运河外,秦府政又在⻩河跟淮河的支流颖⽔之间,开凿另一条同样重要的运河,即鸿沟运河,也即现在的贾鲁河,它接连⻩河跟淮河,再从淮河转⼊长江,航运灌溉,都有⾼度价值。公路从首都咸 ![]() ![]() ![]() ![]() ![]() ![]() ![]() 其二统一文化和度量衡制度。各封国和各王国经过长期间的政治立独,犹如西方罗马帝国崩裂后的欧洲一样,每一个家国都发展成为一个文化的和经济的社会单元,互不相同。齐王国写出的字与楚王国写出的字不一样,韩王国的升斗跟燕王国的升斗不一样,赵⽟国的里程也跟魏王国的里程大大的差异。各国车辆,各有宽度,也就是说,车辆只能在本国行驶,一出国境,因为不能合辙的缘故,寸步难行。赢政大帝要求把这些全部划一,首先他下令采用一种新文字,也就是一种简体字,把周王朝及六个王国所使用的那些繁杂而又互相差异的字体,简化为一种“小篆”——以后更再进一步的简化为“隶书”这是国中历史上由府政所发动,对文字所作的第一次剧烈改⾰,使原来十分笨重的文字,变为灵活,是国中文化最大的一项跃进。其次赢政大帝规定标准长度(度),标准容量(量)和标准重量(衡)。从此在国中境內,文字、寸尺、升斗、斤两以及车辆的轮距,完全一致。这件事奠定了国中人万世大一统思想观念的基础。 帝国的导领人,上至赢政大帝,下至包括宰相李斯在內的⾼级员官,都精力充沛,具有活泼的想象力。在本世纪(前三)十年中,他们做出比七十年代统一当时世界还要多的事,也做出几乎比此后两千年大多数帝王所做的总和还要多的事。 七焚书坑儒 著名的赢政震撼,也发生在八十年代,他采用暴力手段来对付儒家学派的崇古思想。 澎湃的学术思嘲中的四大学派:儒、墨、道、法,发展到本世纪(前三),道家本⾝没有组织,从不跟人竞争。墨家也告没落,没落的原因不是它的理想不好,恰恰相反,而是因为它的理想太好,要求太⾼;以致必须有一种殉道的极端宗教感情,才可以胜任,这不是每个人都办得到的,不久就发生后继无人的枯竭现象,逐渐在人群中消失,只留下使人敬仰的学说,供人研究。 于是,实际上只有儒、法两家在对抗,两家的学者都望渴得到君主们的垂青,法家学派的方法是向君主分析利害,提出具体方案,使君主们悚然戒惧,不得不赋予权力。儒家学派是拒绝谈利害的,他们只谈仁义,只对君主歌颂功德,使君主们在非常舒服的精神状态中,任用他们担任官职。大⻩金时代是法家学派当权的时代,在各国从事生死存亡的斗争中,儒家学派自然被排除于权力之门,不过这并不能使儒家学派灰心。 赢政大帝在九卿之一的“奉常”(祭祀部长)之下,设立数目不定的“博士”员官(祭祀部兼管教育)。当时的博士跟现代的博士不同,当时的博士是家国最⾼的学术研究员,他们有优厚的薪⽔,地位仅次于祭祀部长,可以经常觐见皇帝,而皇帝也经常召见他们。秦府政的博士,包括各学派的门徒和学者。事实上只不过以法、儒、道三家为主,道家所以也被延揽,因为这时候道家已开始发展出来一个新的支派,这个支派跟 ![]() ![]() 赢政大帝喜 ![]() 于是儒家学派认为机会已到,遂进一步做了一件自信赢政大帝一定会龙心大悦的事,那就是他们建议赢政大帝分封他的儿子们到各地当国王。元纪前二一三年,博士淳于越正式上书给赢政大帝说:“从前商周两个王朝,立国都近千年(按,这是文化打手式的信口开河,事实上商王朝立国只有六百六十二年,周王国连洛 ![]() ——注意最后三句话,它表现出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然而,这是对秦王朝那种眼睛只看未来的立国精神的挑战,宰相李斯反驳说:“五帝的制度不相重复,三代的制度不相抄袭。各自使用各自的制度,并不是故意反古,而是时代前进,不得不如此。陛下创立大业,所建立的是万世功勋,儒家学者愚陋,对此新的局面,不能领略。淳于越所说的是两千年前三代时代原始社会的事,怎么能够效法?儒家学者不向时代学习,只一心一意崇拜古人,用虚伪的言语打击实真。见到新兴事物,先议论纷纷。坚持现在的制度都没有古代好,扰 ![]() 赢政大帝采纳李斯的意见,儒家第一次碰到政治硬汉。赢政大帝的手段是耝暴的,他下令焚毁那些使鲁国国君被強迫叩头的儒书(诗书)。超过六十天仍不焚毁的人,处以鲸刑(脸上刺字),罚做苦工。两个人以上谈论儒书的,一律处决。凡认为古代才是好的,现代都是错的——“是古非今”的人,全家斩首。但府政图书馆收蔵,供博士们研究的儒书,以及其他学派的著作,跟医药、卜卦、种树的著作,不在焚毁之列。 这是儒家学派所受到最大一次打击,但仍准许博士们研究,所以影响不大。大的影响发生于稍后的九十年代,耝野的项羽攻进咸 ![]() 赢政大帝虽然焚毁儒书,目的只在限制崇古思想的传播,对儒家学者,仍继续保留他们的职位,而且继续鼓励他们研究。可是,焚书事件的明年(前二一二),又发生方士事件, ![]() ![]() ![]() ![]() ——以上两项被称为“焚书坑儒”的事件,使儒家学派把赢政大帝恨⼊骨髓。在此后两千年儒家学派当权的漫长期间,一提起赢政大帝,就破口大骂,把字典上所有恶劣的字句像炭火一样的堆到他头上。 赢政大帝也有他不能超越时代的愚昧行动,国中民间有句谚语说:“当了皇帝想成仙。”其实人人都希望成仙,不过普通人无法把这种追求搞得惊天动地。赢政大帝握有现实世界最⾼的权力和光荣,但他知道逃不脫死亡,除非得到神仙的帮助。方士们分别向他推荐各种方法,向他报告各种神仙的行迹。其中最重要的一位方士,就是前面为赢政大帝所提到的徐福。徐福告诉赢政大帝说,在东方大海之上,有一座名叫蓬莱的仙山,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如果能找到那座仙山,就可从神仙手中取得长生不死的仙药。赢政大帝答应他的请求,命他前往。元纪前二一九年,徐福率领童男童女三千人,乘坐特别制造的巨舶向东方大海进发,三千童男童女可能是用来作为祭品的,也可能徐福一开始就蓄意一去不返,用他们去开辟新的疆土。 徐福出发后就没有消息,有人说他在大海中沉没,全体溺死。有人说他终于找到了蓬莱仙山,即现在的⽇本,定居下来,现代⽇本人⾝上仍流着他们的⾎统。两种传说都有可能,但⽇本沿海一带所建立的徐福庙,似乎很支持后一种说法。 赢政大帝虽然寻找不死药,却没有冒冒然吃到肚子里。反而是以后那些服膺儒家学派,咒骂赢政大帝的帝王们,不断有人因眼下方士的不死药而一命呜呼。八秦王朝突然瓦解 华中帝国的国势正如旭⽇东升,然而,专制政体最大的缺点之一是,统治阶级多半一代不如一代。任何英明的君主都无法保证他的继承人跟他一样的有能力有热诚去治理家国。 九十年代的第一年(前二一○),赢政大帝在出巡归来途中,走到沙丘(河北平乡),一病而死。 赢政大帝死后,遗诏命他的长子赢扶苏继位,赢扶苏那时不在⾝边,正在上郡(陕西榆林南)监督由大将蒙恬率领,防御北方匈奴的边防队部。沙丘、咸 ![]() ![]() 秦王朝虽然是一个由悠久历史的王国演变出来的权政,但建立大帝国的时间却很短,刚刚进⼊危险的瓶颈时代,却不幸的出现了一个花花公子当它的舵手。赢胡亥具有花花公子所具有的一切⽑病,而尤其自私任 ![]() ![]() 巨变来的太快,赢胡亥坐上宝座的明年(前二○九), ![]() ![]() 一群亡命之徒向庞大的帝国挑战,等于闭着眼往黑暗里一跳。可是想不到这一跳竟引起各地连锁 ![]() ![]() 张楚王陈胜陈丘(河南淮 ![]() 楚王襄疆东城(安徽定远) 齐王田儋狄县(山东⾼青) 赵王武臣邯郸(河北邯郸) 燕王韩广蓟县(京北) 魏王魏咎临济(河南封丘) 赵王赵歇信都(河北邢台) 张楚王景驹留县(江苏沛县东南) 楚王囗心盱眙(江苏盯胎) 韩王韩成颍川(河南禹州) 齐王田假临济(狄县改称山东⾼青) 齐王田市临淄(山东淄博东临淄镇) 魏王魏豹平 ![]() 六个王国国名的重现,并不等于六个王国的重建。死灰不可能复燃,即令复燃也不会持久。历史的定律是,旧权政一旦毁灭,时间越久,越不可能复兴。 真正重要的是两位在初期没有自封为国王的小人物,一位是故楚王国大将项燕的孙儿项羽,一位是沛县(江苏沛县)地痞流氓头目之一的刘邦。项羽在他的故乡会稽郡(江苏苏州)把地方府政首长杀掉后起兵,物⾊到故楚王国第二十一任国王囗槐(就是被张仪玩弄的溜溜转的那一位)孙儿囗心,囗心这时已经沦落成为一个穷苦的牧羊人了。项羽拥立囗心当楚王,用以号召故楚王国的遗民。刘邦跟旧有的六国王族没有一点渊源,也没有机会利用残余的力量。他只靠自己在黑社会中的地位,集结 ![]() ![]() ![]() ![]() ![]() ![]() 秦府政如果反应迅速,变 ![]() ![]() ![]() ![]() ![]() ![]() ![]() 仅只击退周文,并没有解决问题。但赵⾼已开始他的新的 ![]() ![]() 章邯一连串扫 ![]() 章邯之败,对秦王朝的帝国府政而言,不过是一次战役的失利,并没有什么影响。但章邯派他的秘书长(长史)司马欣到咸 ![]() ![]() 比项羽先出发的刘邦,速度更快,他早已到达武关(楚王华槐被骗的地方)。十万火急的告警文书雪片一样飞到咸 ![]() ![]() ![]() ![]() ![]() 元纪前二○七年年底,赵⾼的女婿咸 ![]() ![]() ![]() ![]() ![]() ![]() 秦王朝灭亡的如此迅速的原因,我们归纳为下列三项: 中一国古老的法家学派的法治,是以君权为基础的,跟现代以人权为基础的法治,有很大不同。而秦王朝自公孙鞅变法,实行法治以来,已一百余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机械的和僵化了的法治。陈胜、吴广因雨耽误限期,他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免除处罚,但他不认为有此可能 ![]() ![]() 二秦王朝统一的时间太短,前后只有十余年,民人对新府政的效忠心理,还没有养成惯 ![]() 三最后的原因是帝国的舵手赢胡亥,我们不必多強调他,只要了解,无论大船小船,舵手非常重要。舵手如果决心向礁石上猛撞,谁阻止他谁就成了卖国贼而被杀或被投⼊监狱,再坚固的巨轮都会沉没。 九西楚王国昙花一现 元纪前二○六年,赢婴向刘邦投降后不久,从钜鹿(河北平乡)西征的项羽联军也抵达咸 ![]() 项羽是一位名将,但他的致命伤是不懂政治;而在打了几个胜仗后,却忽然自以为很懂政治,他不知道政治比军事复杂多了。项羽到了咸 ![]() ![]() 仔细研究这个表,就会发现项羽是一个毫无政治头脑的莽汉。他所建立的不是一个统一的家国,而是一个地位都互相平等的际国联盟,连邦联的资格都够不上。因为大家都是立独王国,在体制方面,项羽这个国王并不能⾼过别的国王。尤其是当我们注意上表那些新国王的原来职位,更会发现项羽处理这次分封,完全被他自己的喜怒和他左右那些三流角⾊的政客所 ![]() ![]() ![]() ![]() ——有一件事也可帮助我们对项羽的了解,当时一位学者蔡生,建议项羽建都咸 ![]() ![]() 西楚王国只缔造了两个月,战争就重新爆发。 旧齐王田市的宰相田荣,首先发兵 ![]() ![]() ![]() 远在西方万山丛中的汉王刘邦,抓住这个机会,悄悄从南郑(陕西汉中)出发,越过秦岭山脉,把故秦王国领土上项羽所建的一些封王,一鼓 ![]() 元纪前二○五年四月,刘邦攻陷项羽的首都彭城(江苏徐州)。 十西汉王朝大统一 项羽得到彭城陷落的消息,立即放弃田横,亲率三万人的精兵南下反攻。汉军大败,仅只被挤到⾕⽔、泅⽔溺死的就有十余万人,溃退到灵壁(安徽濉溪)。西楚兵团的追兵赶到,汉军再大败,被挤到濉⽔溺死的又有十余万人。两次战役,说明项羽用兵的灵活和勇猛。 刘邦达到荥 ![]() ![]() ![]() ![]() 西汉王朝赖三个杰出的人物而建立,即大将韩信、智囊张良、后勤总司令萧何。韩信是故楚王国的一个穷苦的流浪汉,张良是故韩王国贵族的后裔,萧何是故秦王朝县府政的低级员官。假如不是时代动 ![]() ![]() 荥 ![]() ![]() ![]() 九十年代元纪前二○三年,项羽要求和解,只有和解才能救他。结果双方同意以鸿沟(赢政大帝开凿的运河)为界,瓜分世界,鸿沟以西归汉,鸿沟以东归西楚。 签约之后,项羽大大地舒了一口气,把所俘虏的刘邦的⽗亲送还给刘邦,率领大军东归,以为从此可以休息一段时间。然而,刘邦不是受诺言拘束的人,当项羽大军刚刚移动的时候,刘邦即行叛盟,从背后追击。 项羽仓促应战,刘邦仍然不是对手。但项羽的克星韩信适时赶到,局势遂急转直下,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垓下会战。元纪前二○二年,汉兵团在韩信指挥下,于垓下(安徽灵壁东南)设下十面埋伏,项羽陷⼊重围。他此时才发现百战百胜并不能保证最后一胜。当天夜晚,他忽然听到四周汉兵团军营中响起楚王国的歌声,大惊说:“难道楚军全都投降了吗,为什么楚歌如此之多?”他不能⼊睡,怆然下泪,左右将领也跟着下泪。他的爱 ![]() 西楚王国骤然而兴,骤然而亡,短短的只有五年。 汉王刘邦击败项羽后,完全统中一国,他效法赢政大帝的作法,改称皇帝,建立西汉王朝,定都距咸 ![]() 他力排众议才远离家乡,把首都置在西方,从这一点可看出他比项羽⾼明。这时,正是本世纪(前三)最后第二年。 十一东西方世界 元纪前二七三年(秦军攻陷楚王国首都郢都(湖北江陵)后五年),印度孔雀王朝阿输加王即位,国中称他为阿育王。 元纪前二六九年(秦王国用范睢当宰相前三年),罗马共和国铸造银币,世界用银作为钱币自此始。 元纪前二四六年(长平战役前四年),第一次布匿战争爆发,持续二十四年。 元纪前二六三年(长平战役前三年),印度阿育王皈依佛教,屡次颁布诏书制定民人生活规范,都刻在岩石上或柱竿上,俾使国人周知。史学家称为《岩石诏书》、《柱竿诏书》。 元纪前二四一年(楚、赵、魏、韩、卫五国联军攻函⾕关,秦军开关出战,五国联军惊惶逃走),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二十四年战争中,罗马战舰沉没七百艘,士卒死二十万人。然迦太基损失更重,乞和,赔偿战费⻩金三千二百泰伦,割西西里岛给罗马。 元纪前二三二年(韩非被杀的次年),印度阿育王逝世,二孙争立,各据一方,帝国大 ![]() 元纪前二一九年(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泛海往求仙药),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迦太基大将汉尼拔由伊比利安半岛(西班牙)东征,把战争带⼊罗马本土,持续十八年。 元纪前二○二年(项羽乌江杀自,西楚王国灭亡),罗马大将西庇阿直捣迹太基本土,汉尼拔补给断绝,退回迦太基,与罗马兵团会战于撒马,汉尼拔首次战败(汉尼拔与项羽、韩信,同是本世纪(前三)九十年代名将)。 元纪前二○一年(本世纪最后一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迦太基再乞和,赔偿战费⻩金一千万泰伦, ![]() |
上一章 中国人史纲 下一章 ( → ) |
《中国人史纲》是柏杨在游离小说网编写的小说,柏杨的小说中国人史纲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请随时关注全本小说网站游离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