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的小说中国人史纲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
![]() |
|
游离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中国人史纲 作者:柏杨 | 书号:12941 时间:2015/5/19 字数:15196 |
上一章 纪世二第 章五十第 下一章 ( → ) | |
国中历史一向是环绕着一个圆圈盘旋:一、旧王朝统治阶级败腐灭亡。二、军阀或变民集团乘机夺取权政,发生混战,杀人如⿇。三、混战的最后胜利者建立新的王朝,组织新的府政,成为新的统治阶级。四、经过一段定安或繁荣的时间。五、又回到第一:统治阶级败腐灭亡。——如此这般,像走马灯一样,循环不已。 本世纪的国中,正走上第一第二阶段。首先是外戚政治重现,接着招来国中第一次宦官时代。最后,东汉府政在一次农民大暴动后瓦解,大一统也瓦解,遍地战火。 一西域的丧失 西域(疆新)重返国中版图,是英雄豪杰们千辛万苦换取来的。本世纪(二)第三年(一○二),总督(都护)班超退休,返回洛 ![]() ![]() ![]() 班超跟张骞一样,不仅是成功的冒险家,更是成功的政治家。但智慧低一级数的人,永远不能领悟⾼一级数人的见解,犹如一头牛永远不能领悟 ![]() 只四年时间,任尚就 ![]() ![]() 一一九年,敦煌(甘肃敦煌)太守曹宗试探着派遣部将索班再进⼊伊吾卢(疆新哈密)屯垦,鄯善王国(疆新若羌)和车师前王国(疆新吐鲁番),重又归附国中。不久,尚未向西移尽的北匈奴残余部落(疆新阿尔泰山南麓)跟车师后王国(疆新吉木萨尔)联合,攻陷伊吾卢,杀死索班。鄯善王国向国中求救,国中 府政正困于⽇益严重的芜战,不能出兵。只派遣了班超的儿子班勇担任西域(疆新)参谋长(西域长史),进驻敦煌,遥作声援。北匈奴的残余部落和车师后王国乘这个机会,企图进攻已成为国中本土的河西走廊。⾝为英雄之子的班勇,忍无可忍,率领六千人反击,生擒车师后王国国王,带到索班死难处斩首,把头传送到一千九百里外的首都洛 ![]() 然而,国中也没有再派总督,只继续派参谋长代理。班勇的后任,没有一个是适当的人选。这是统治阶级长期败腐后必然的现象, ![]() ![]() 二羌战的扩大与惨烈 羌民族对东汉府政的抗暴行动,进⼊本世纪(二)后,东汉府政除了继续采取⾼庒政策外,想不出别的解决办法——唯一的解决办法是使政治清明,这自然办不到。于是羌战从小的冲突,逐渐扩大为大规模的战争。而且向国中本部心脏地区蔓延,直抵首都洛 ![]() 我们将扩大后的重要羌战,摘要列为下表: 由上表可看出羌战的扩大情形,不但向东方国中本部推进一千余公里,而且每次战役,死亡人数都达数万之多,可推测参加战斗的兵力,当数倍或数十倍于此。羌民族已由消极的挣脫贪官,反抗暴政,进而发展到对汉民族全体仇视。不过,虽然如此,那个时代并没有现代意义的民族观念,本质上仍是单纯的官 ![]() ![]() ![]() 连绵一百二十年之久的大巨民变,因羌民族人口太少,惨重的伤亡使他们无以为继,有些部落几乎灭绝。到了一六九年,终于在东汉府政⾼庒手段下屈服。⾼庒政策取得了决定 ![]() 三外戚政治的重演 羌战扩大声中,外戚政治再度在东汉央中 府政形成。 外戚政治于元纪前一世纪,曾导使西汉王朝灭亡。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宣称西汉王朝的中兴,但他却没有能力采取有效行动以防止外戚政治的复活,反而走来走去,仍然走到外戚政治的断桥上。 东汉王朝执政人物可分别为三种:外戚、士大夫、宦官。外戚是古老力量,士大夫和宦官是新兴力量。这三种人物互相斗争,构成东汉王朝全部宮廷政治史。”我们用下表说明他们在斗争中的关系位置(皇帝下加上者,表示他并非前任皇帝的儿子,因前任皇帝没有儿子或其他缘故,由旁支坐上宝座。) 东汉王朝皇族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皇帝的年龄都很小。除了开国皇帝刘秀跟他的儿子刘庄外,其他皇帝,庇股坐上宝座时,最大的只不过十八岁,最小的还抱在怀里喂 ![]() ![]() ![]() 从上世纪(一)末叶,年仅十岁的第四任皇帝刘肇即位时,他的嫡⺟窦太后就依靠她的兄长窦宪。进⼊本世纪(二),一连串的娃娃皇帝出现,更加強这种趋向。第五任皇帝刘隆登极时只三个月,他的嫡⺟邓太后依靠她的兄长邓囗。第六任皇帝刘枯登极时只十三岁,他的伯⺟邓太后继续依靠她的兄长邓囗。每一外戚,都是如此在府政中冒出来。 皇帝幼小是外戚政治的唯一基础,所以外戚自己也尽力排斥年纪较长的继承人,以造成非实行外戚政治不可的形势。继承人如果已经成年,皇太后就无法掌握他,外戚就会失去魔杖,所以没有一个外戚不坚持拥立幼儿。第六任皇帝刘祐死后,他的 ![]() 外戚中当权时间最长,声势最煊赫的,一是以邓太后和她的兄长邓囗为首的邓姓戚族;一是以梁太后和她兄长梁商为首的梁姓戚族。邓姓戚族当权三十年,封侯爵的二十九人,当宰相的二人,当大元帅的十三人,当部长级⾼级员官(中二千石)的十四人;将领二十二人,州长(刺史)郡长(太守)四十八人,中下级员官不计其数。梁姓戚族声势也很大,当权也三十年,封侯爵的七人,当皇后的二人,当嫔妃的二人,当大元帅的二人, ![]() ![]() ![]() ![]() 可是,外戚们大多数不知道珍惜权力,而只知道滥用权力。只知道贪污暴 ![]() ![]() ![]() ![]() 不但士大夫在斗争中会失败,纵令皇帝自己,如果他想收回本应属于自己的大权,他也同样面临危机。第十任皇帝刘缵,他九岁时,受不了梁冀的傲慢态度,说了一句“跋扈将军”(跋扈,蛮横之意,大概是二世纪时流行的口语,否则一个孩子不会脫口而出),梁冀立刻就把他毒死。 权政、军权全部控制在手,外戚似乎立于永远不败之地。 四土大夫及门第的形成 士大夫,是国中社会特有的产物。某一方面类似印度的刹帝利,某一方面类似欧洲中古世纪的僧侣教士。事实上,士大夫即知识分子,在儒家学派定于一尊之后的漫长时代中,当然专指儒家学派的知识分子,有时也笼统称之为“读书人”当然读的是儒书。在当时环境,他们以作官为唯一的职业,所以更精确地说,土大夫即担任府政 员官的知识分子,包括现职员官、退休员官和正在苦读儒书,将来有可能担任员官的人物。 元纪前十二世纪的周王朝中“士”是武官“大夫”是文官。元纪前一世纪,西汉王朝为了增加府政的新⾎ ![]() 在这种情形下“推荐”成为知识分子达到作官目的的唯一手段。而推荐的标准,除了儒书学识外,还在于道德行为。在強烈的竞争下,必须有突破 ![]() ![]() 我们可把它归纳为下列五类: 一长时期为⽗⺟服丧孔丘和孟轲坚决主张的三年之丧,自元纪前二世纪儒家学派独霸权政之后,即用府政力量推行。上世纪(一)初叶,新王朝更硬 ![]() ![]() 二辞让财产和辞让官爵财产和官爵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目标,儒家知识分子追求的尤其烈猛,所以在这上面也最容易作出了惊人之举。如分家析产时,弟兄们都坚持要最少的一份。⽗亲留下来的爵位,本应是嫡子继承的,嫡子却逃⼊深山,而把它让给其他庶子兄弟。更有若⼲知名度很⾼的知识分子,对府政征召他们做官的命令,拒不接受。这种人被美称为“征君”——被皇帝征召而拒绝征召的君子,表示他们情 ![]() 三尚侠尚义儒家学派把人类所有行为 ![]() 四廉洁员官的贪污残暴,是古国中社会最普遍的蛀害和罪恶。两世纪中,士大夫在这上作尖锐的矫正,他们互相勉励,以不取非份之财为最大光荣。即令是不违法之财,也不收取,有人曾把朋友送给亡⽗的奠仪退回,但对于救急解困,却毫不吝啬。 五对恩主绝对效忠府政⾼级员官的僚属,大多数由⾼级员官自行聘任。一个知识分子一旦被聘任,即踏上光明灿烂的仕途。像宰相所聘任的僚属(三府椽),有的只几个月便出任州长(刺史),不数年就擢升为央中级部长。这是知识分子前途最重要的一个契机,在被推荐为“茂才”、“孝廉”后,还必须再突破被聘任这一关,否则仍只是在野之⾝,飞⻩腾达不起来。士大夫对于聘任他的恩主,跟⽇本武士、欧洲骑士对他们的恩主情形一样,不但要为恩主冒险犯难,还要为恩主牺牲 ![]() 上述五类行为,并不是每一个士大夫都做得到,但他们都竞争着或真或假的去做,并且往往做的有声有⾊。当然有它的流弊,最普通的是有些人把道德行为当作欺诈手段。像服二十年之丧的赵宣,按儒家规定,在服丧期间绝不许跟 ![]() 士大夫不久就自觉必须维护自己百般经营才得到的既得利益,于是,推荐和聘任的范围,遂逐渐缩小。最初选择对象时,还注重声誉,一个与各方面都没有关系的平民,只要有被称赞的道德行为,就有被推荐被聘任的可能 ![]() ![]() ——注意“门第”这件事,它強固的维持士大夫阶层⼲不坠,直到二十世纪初期,都在国中历史上发生普遍的影响。 本世纪(二)中叶后,政治虽然败腐,但设立在首都洛 ![]() ![]() 跟外戚、宦官相比,士大夫有外戚、宦官所没有的⾼一层次的情 ![]() 五宦官制度 宦官,是国中文化体系中最可聇的产物之一。 宦官发生于农业社会多 ![]() ![]() ![]() 一个男人拥有数目庞大的 ![]() ![]() ——宦官非常普遍,任何有钱人家,都可以购买。一直到十世纪,宋王朝府政下令噤止民间蓄养阉奴,宦官才为皇帝所专有。 世界上很少有男人⾼兴阉割自己,所以宦官的来源只有两种,一是金钱 ![]() ![]() 孩子啊,你生在穷乡 员官 ![]() 为了进贡给皇帝,为了获得満屋金银 为了要下狠心,把孩子戴上刑具,当作猪羊 上天啊,你慈悲何在,使孩子遭此毒手 神明啊,你公正何在,使员官享福受赏 爸爸送别孩子: “儿啊,我后悔生下你 当你初生时 人们都劝我不要抚养 我不忍心 果然你遭到此悲苦下场…” 孩子告别爸爸: “心已粉碎,流下⾎泪两行 爸爸啊,从此远隔天壤 直到死于⻩泉 再见不到爹娘…” ——顾况是八世纪时诗人,我们把这首诗提前在本世纪(二)介绍,以帮助我们对宦官的了解。尤其当我们年幼的孩子在⾝旁蹦蹦跳跳的时候,想到只不过因我们贫穷,府政 员官就把孩子捉去阉割,我们会失声痛哭。 孩子们被阉割后,即被送⼊宮廷,永远与⽗⺟家乡隔离。跟宮女的命运一样,同是投进狼群的羔羊,无依无靠,无亲无友,随时会被杀死、 ![]() 到此为止,我们可以得到下列数项结论:一、宦官是自卑的,因为他们没有生育能力。二、宦官没有⾼深知识,因为他们没有机会接受⾼深教育。三、宦官多少都怀着对常人的仇恨和报复心理,因为他们曾因贫苦而被阉割。四、宦官缺少远见和伟大的抱负,因为宮廷生活极度狭窄和现实。五、宦官缺少节 ![]() ![]() ![]() 所以,当宦官一旦掌握大权之后,我们就不能希望他们比外戚和士大夫更⾼明,那超过他们的能力。 六国中第一次宦官时代 皇帝跟外戚斗争,必须获得外力支持。没有外力支持的皇帝,脆弱的程度跟普通人没有分别。东汉府政第十任皇帝刘缵被外戚毒死,就是一个说明。皇帝想得到外力支持,有两种方法,一是跟士大夫结合,一是跟宦官结合。但跟士大夫结合可能很少,因为皇帝与他们平常太过疏远,而且也不知道谁是攀附外戚的走狗。唯一的一条路只有依靠宦官,别无其他选择。 最先向外戚发动攻击的是上世纪(一)第四任皇帝刘肇。他与宦官郑众结合, ![]() ![]() ![]() ——这是一个使人感慨的单调场景,第一批新贵靠女人的关系煊赫上台,昂首阔步,不可一世,不久全被拖到刑场,像杀猪一样地杀掉。第二批新贵也靠女人的关系煊赫上台,昂首阔步,不可一世,不久也全被拖到刑场,像杀猪一样的也都杀掉。以后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我们相信外戚中也有非常聪明的才智之士,如窦宪、邓囗,不可能毫无警觉。但权力的 ![]() 五十年代后,情势更趋严重。外戚梁冀当权,十一任皇帝刘志,继被毒死的十任皇帝刘缵之后,对梁冀侧目而视。刘志跟五个宦官密谋采取行动,他知道面临最大危险,生命和前途完全握在与谋的宦官之手。在密谋大计时,刘志曾把一位名单超的宦官,咬臂出⾎,作为盟誓。他跟宦官已摆脫了君臣名分,成为黑社会的弟兄。所以在杀掉梁冀并把梁姓戚族全体杀屠了之后,刘志把参与密谋的五个宦官,一齐封为一等侯爵(县侯),又封另外八个宦官为二等侯爵(乡侯)。 从此,宦官以正式府政 员官⾝份出现,仗着眼刘志咬臂之盟,他们的家族和亲友,也纷纷出任地方府政首长。这些新贵的出⾝跟宦官相同,行为也相同,几乎除了贪污和弄权外,什么都不知道,比外戚当权所表现的,还要恶劣。这使本来专门抨击外戚的士大夫阶层,受到更重大的伤害,他们愤怒地转回头来跟外戚联合,把目标指向宦官。并且不像过去那样,仅只在皇帝面前告状而已。士大夫外戚联合阵线,利用所能利用的府政权力,对宦官采取流⾎对抗。宦官自然予以同等強烈的反应,国中遂开始了第一次宦官时代。从一五九年十三个宦官封侯,到一八九年宦官全体被杀,共三十一年。我们把这三十一年中双方的重要斗争,列出一表: 宦官跟士大夫间的斗争,⾎腥而惨烈。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上表所列宦官罪恶的资料,全都是士大夫的一面之词,而凡一面之词,都不一定可信。即令可信,宦官的确罪恶很重,但仍没有士大夫的罪恶一半重,因为士大夫都是受过⾼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而又一向自称以“仁政”、“道德”为最⾼的政治理想。经士大夫宣传,我们所知的,宦官的滥杀只有三件,一六○年杀赵岐全家,一六六年 ![]() ![]() ![]() ![]() ![]() ![]() ![]() 士大夫跟宦官斗争中,宦官获胜的机会较多,因为魔杖就在他们⾝旁。十二任皇帝刘宏比他的前任刘志更依靠宦官,他曾指着两名恶名昭彰的宦官说:“张让是我⽗,赵忠是我⺟。”不过宦官力量的基础并不稳固,它全部寄托在皇帝的喜怒上,随时有倾覆的危险。像 ![]() ![]() 双方最后一次决斗发生于一八九年,士大夫领袖之一的噤卫军官袁绍跟外戚领袖大将军何进结合,密谋铲除宦官,何进的妹妹何太后坚不同意。于是,天下最愚蠢的 ![]() ![]() ![]() ![]() ![]() ![]() ![]() ![]() ![]() ![]() 国中第一次宦官时代,到此结束。宦官彻底失败,但士大夫的胜利却是悲惨的,董卓的刀子已架到他们的脖子上。 ——据说只有一位宦官,对国中文化有重大贡献,本世纪(二)○○年代,宦官蔡伦发明纸张。从前写字著书,需要用刀刻到竹片上,或写到绸缎布帛上。竹片太重,绸缎太贵。蔡伦改用树⽪做原料,制成纸张后,于一○五年奏报给皇帝刘肇,这是国中最早的纸张。到本世纪(二)末叶,造纸术有长⾜进步,已有精致的“左伯纸”出现。 七佛教·道教·⻩巾 现在,我们叙述第一次宦官时代中所爆发的⻩巾民变。它是国中最大的农民暴动之一,跟当时开始鼎盛的两大宗教相结合,反抗暴政。 这两大宗教,一是佛教,一是道教。 佛教据说于上世纪(一)六十年代传⼊国中(我们不妨推测,元纪前二世纪张窍通西域时,可能就带了进来),东汉王朝第二任皇帝刘庄曾梦见一个金人。有学问的大臣就告诉他,金人是西域(疆新)的一个被称为“佛”的神祗。刘庄随即派遣员官蔡忄音去西域求佛,那时还没有人知道西域的佛是由天竺(印度)传⼊。蔡忄音于六五年出发,两年后(六七)返国,随同他来的有两位外国籍的⾼僧:摄摩腾、竺法兰和⽩马驮着的佛教经典。刘庄特地在首都洛 ![]() 道教是纯国中宗教,没有人知道它确实的诞生⽇子。道教跟道家学派有密切关系,老庄哲学的玄虚无为,很容易把人引⼊一种飘渺幻境。道家学派中有一部分人士转变为“ ![]() ![]() ![]() ![]() ——但要到三百年后五世纪时,名道士寇谦之出世,才确定“道教”名称,并确定尊奉李耳为教主、《道德经》为经典、张道陵为先知。我们要特别注意“道教”跟“道家”不同,犹如“狗”跟“热狗”不同一样。 羌战于六十年代最后一年一六九年被庒平,东汉府政胜利的代价之一是;没有被战争直接波及的中原地区,因军需孔亟,在苛捐杂税和员官贪暴,以及地主剥削重重害迫之下,引起大规模的逃亡和民变。逃亡和民变又引起因劳力缺乏而产生的⽔灾旱灾蝗灾。⽔灾蝗灾又引起农村破产,到处发生人吃人的可怕饥馑。府政中宦官跟士大夫正斗争的如火如荼,没有人关心那些在死亡中挣扎的农民。农民为了生存,遂逐渐集结在一个标帜“⻩巾”之下,希望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巾标帜下农民运动领袖张角以他的家乡巨鹿(河北宁晋)为 ![]() 甲子前一年(一八三)年终,张角的门徒马元义潜⼊首都洛 ![]() ![]() 一八四年距羌战平息,仅十五年。东汉府政用以讨伐羌部落的军队,恰好用以讨伐⻩巾。那些凉州(河西走廊)队部在⾎腥中成长,強悍善战,没有经过训练的农民们,无法与他们对抗,尤其是张角又恰好病死,失去导领中心。于是这一历史 ![]() ![]() 八十年代最后一年一八九年,当洛 ![]() ![]() 八三十一年改朝换代混战 董卓到了洛 ![]() ![]() ![]() ![]() 董卓没有想到,蛮⼲不但不能建立威望,反而引起強烈反感,等于把攻击自己的刀柄授给敌人。果然,正苦于没有借口的敌人有了借口,各地反对董卓的武力,在东方集结,推举门第最⾼的袁绍当盟主,讨伐董卓。董卓对洛 ![]() ![]() ![]() ![]() ![]() ![]() 一个没有政治头脑的人偏偏坐在非有政治头脑不可的座位上,不啻坐在毒蛇的牙齿上。董卓的暴发户⽇子只有三年五个月。一九二年,当东方战争胶着时,宰相级员官王允唆动董卓最亲信的部将吕布叛变,把董卓刺死,屠灭董卓三族。——关于吕布⼲掉董卓的经过,民间流传的是一个爱情故事,故事说,王允有一位美貌绝伦的女儿貂蝉。他先让吕布跟她恋爱,等吕布⼊ ![]() ![]() 王允只是一个谋略家,不是一个有见识的政治家。那时皇帝的威信仍在,董卓死了之后,央中 府政下令大赦,社会似乎又有恢复正常的可能 ![]() ——政治,有时很严肃很残酷,有时也很滑稽很幽默,好像一场精彩的卡通,使人忍俊不住。 三个不成材的瘪三人物,分别担任宰相元帅,共执朝政。合作了三年,到一九五年,李囗、郭汇把樊稠杀掉,接着李囗、郭汜也反目成仇。李健劫持皇帝刘协,郭汜劫持文武大臣,就在长安城中对垒攻杀,五个月中,死伤数万人。长安成了恐怖与饥饿的鬼城。后来由另一位大将张济从中调解,两个小军阀才同意释放刘协和群臣,让他们东返洛 ![]() 刘协与群臣离开长安后,长安城空四十余⽇,強壮的人向外逃散,老弱互相杀害煮食。二三年之內,关中很少看见行人。长安紧接着洛 ![]() 刘协和群臣刚逃出长安,两个小军阀才发现自己愚不可及地放掉了护⾝符,二人马上又化敌为友,联合率军追赶。刘协像被缉捕的盗贼一样,拼命地逃。明年(一九六),才算逃到洛 ![]() ![]() 这时,央中 府政的权威 ![]() 这些军阀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并非变民领袖,而全体都是府政 员官,包括央中和地方府政首长或握有军权的将领。他们表面上对皇帝十分尊敬,即令任用小小员官,也要上奏章请求批准,但实际上恰恰相反。当刘协逃回洛 ![]() ![]() ![]() ![]() ![]() ![]() ![]() ![]() 等到曹 ![]() ![]() ![]() ![]() ![]() ![]() 九东西方世界 一○七年(班超回国后五年),⽇本倭奴国王师升,派遣使臣到国中,进贡生口一百六十人。 一五九年(国中第一次宦官时开代始),贵霜王国迦尼⾊迹王,邀请佛教⾼僧五百余人,集会囗宾城(巴基斯坦伊斯兰堡西塔克西拉),统一教义,审定经文。 一九二年(吕布刺杀董卓),罗马帝国皇帝康摩达,凶暴荒 ![]() 一九三年(官渡战役前七年),罗马多瑙河驻军所立皇帝塞弗拉斯,削平群雄,进⼊罗马城。大举杀屠富民,把他们的财产赏赐给自己部下(从此,杀屠劫财,成为罗马帝国皇帝发财的传统方法之一)。 wWW.uLiXs.cOm |
上一章 中国人史纲 下一章 ( → ) |
《中国人史纲》是柏杨在游离小说网编写的小说,柏杨的小说中国人史纲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请随时关注全本小说网站游离小说网 |